Page 173 - 《朱封鳌天台集<第四册>》
P. 173
宫寺、宝相寺、慈云寺、秀岩寺、西定慧院、护国寺、大同寺、通圆定慧寺、太平
寺、高明寺、延寿禅院、善兴寺等;宋 21 所:有普慈院、崇报院、净居院、崇善寺、
传教寺、东广福院、证教寺、普光寺、慈圣寺、方广寺等;明 3 所:有信行寺、地藏
寺等。
道观方面:
汉末至六朝 4 所:有法轮院、福圣观、妙乐院等;唐 6 所:有桐柏宫、元明
宫、白云寿昌观、法莲院、洞天宫等;五代 1 所,即圣寿院;宋 5 所:有佑圣观、松
隐道院、熙宁道院、玉京观等;元 8 所:有养素道院、仁清宫、纯素宫、鹤峰全真
道观、桃源道院等。 至于尼庵、道庵,历代多得无法统计。 清初仅华顶山,就有
72 茅蓬。 寺观建筑都很讲究,规模很大。 这里只举数例。 据《天台山全志》记
载:
国清寺 宋建炎二年(1128)重新之。 上方有兜率台,左右有五峰
及拾得岩。 双涧合流,浮图插汉,及振锡、回澜二桥。 后岩有瀑布,大
为奇胜。 《 九域志》 以齐州灵岩( 寺)、“ 润州栖霞( 寺)、荆州玉泉
(寺)并国清(寺)” 为“四绝”。 有香积厨、歌罗大神像,寺前有新罗
园,唐新罗僧悟空所基。 又有清香亭、雨花亭,殿后有雷音堂、振奎
阁。 阁后无畏室,室后更好亭,并有云顶庵、古竺院、栖云楼诸胜。 寺
后有鲜脱门,门外有止观亭 。
①
桐柏观 宋大中祥符元年 ( 1008) 改 桐 柏 崇 道 观。 政 和 六 年
(1116),又于后山建元命殿,一如宫制,瓦用青色琉璃,于梭溪上建二
桥。 桥上构会仙亭,直南岭表建洞门一座,内则方丈斋堂、云堂、土地
堂、三真殿。 又有上清阁、御书阁、閟三朝宸瀚及高宗所临晋、唐帖。
绍兴二十二年(1152),杨和、王存中重建三清殿、曹开府勋建三门。
曹又于观北结庵,赐号冲啬宫,中为院六:一曰经藏,二曰三元,三曰
延宾,四曰清虚,五曰白云,六曰浴院。 ② 第
十
辑
三是高僧高道辈出。 自六朝至清,天台山有“千僧万道” 之称。 特别是
台
唐、五代、宋期间,僧道最多。 唐睿宗景云二年(771),下诏建桐柏观,并“辟封
山
旅
游
① 《天台山全志》卷之六《寺》。 文
化
② 清·张联元:《天台山全志》卷之五《宫观》。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