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0 - 《朱封鳌天台集<第四册>》
P. 200
有怀刘阮》等名篇。
柳泌(生卒不详),原是宫廷中著名方士。 他慕天台仙山佛国,特地来到
朱 天台山隐居,并奉命为皇上采长生之药。 据《天台山全志》 记载:丹霞洞侧的
封
鳌 柳刺史宅,原来构筑比较讲究:“其中多灵葩翠茎,修篁奇竹;又有曲池环沼,药
天
台
集 室丹炉”。 柳泌居此,写过不少诗,其中最著名的是《玉清行》和《琼台》:
·
第 遥遥寒冬时,萧萧蹑太无。 仰望蕊宫殿,横天临不虚。 下看白日
四
册 流,上造真皇居。 西牖日门开,南衢星宿疏。 王母来瑶池,庆云拥琼
琚。 巍峨丹凤冠,摇曳紫霞裙。 照彻圣姿严,飘飘神步徐。 仙郎执玉
节,侍女捧金书。 灵香散彩烟,北阙路輧阗。 龙马行无迹,歌钟声沸
天。 驭风升宝座,郁景晏华筵。 妙奏三春曲,高罗万古仙。 七珍飞满
座,九液酌如泉。 灵佩垂轩下,旗幡列帐前。 狮麟威赫赫,鸾凤影翩
翩。 顾盼乃须臾,已是数千年。
———《玉清行》
崖壁盘空云路回,白云行尽见琼台。 洞门黯黯阴云散,金阙瞳瞳
日殿开。
———《琼台》
诗中确实反映了天台山峰峦的奇险、景色的神秀和柳泌对神仙的倾慕,决
心在此修成正果。
整个唐代,高僧高道慕名来天台山隐居的不计其数。 这些僧道大多是写
诗的高手,他们或写游山之乐,或写修禅之趣,足迹遍及高山深谷,因而开启了
浙东唐诗之路。
由此可见,由于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外传和高道司马承祯受到唐代帝王的
敬重,从而开创了浙东唐诗之路。
三、浙东唐诗之路的高峰时期
中唐以后,随着天台山的名声极大的提高,文人墨客前来游山玩水的不计
其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李白、孟浩然、李绅、许浑等。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城纪(今甘肃秦安县)人。
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他诞生于此。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