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6 - 《朱封鳌天台集<第四册>》
P. 196
朱
封
鳌
天
台 天台山佛道文化对浙东唐诗之路的影响
集
·
第
四
册 ———在中国唐诗之路研究会暨第二次学术研讨会及
浙江诗路文化带高峰论坛上的主题报告
天台山是浙东唐诗之路的目的地,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从六朝至隋
唐,天台山佛道文化繁荣,高僧高道辈出,这对于诗路的形成是起了决定性作
用的。
一、浙东唐诗之路的先声
晋代大文学家孙绰在《游天台山赋》 中说:“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
也。 涉海则有方丈、蓬莱,登陆则有四明、天台。 皆玄圣之所游化,灵仙之所窟
宅。 夫其峻极之状,嘉祥之
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
壮丽矣。 所以不列于五岳,
阙载于常典者,岂不以所立
冥奥,其路幽迥,或倒景于重
溟,或匿峰于千岭;始经魑魅
之涂,卒践无人之境;举世罕
能登涉,王者莫由礼祀。 故
事绝于常篇,名标于奇纪。”
从六朝到隋唐,文人们优游岁月,恣情山水。 孙绰的《游天台山赋》 不仅
因为文笔生动,更由于它迎合了当时名士游乐山水的口味,因而蜚声文坛,对
宗教旅游和山水诗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游天台山赋》记录了天台秀丽的山水:“赤城霞起以建标,瀑布飞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