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朱封鳌天台集<第四册>》
P. 21
衷从其修道,时人称为大、中、小茅君。 后世称茅氏三兄弟为“三茅真君”。 茅
盈证位司命真君东岳上卿,并封为茅山上清派祖师。 道教茅山派主修《上清
经》,兼修《三皇文》《灵宝经》,以符咒劾召鬼神,以戒箓传授弟子,服食辟谷,
冶炼丹术。 隋唐时盛行,成为道教三大符箓派之一。
茅固,茅盈之二弟,字季伟。 《茅山志》《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载其曾为执
金吾将军,弃官渡江,从兄茅盈学道句曲山,后得道。 《后汉书·郭太传》附有
《茅季伟传》,记当时流行《茅山父老歌》,又作《三茅君谣》,即颂三茅事迹。
茅衷,茅盈之三弟,字思和。 曾为五官大夫、西河太守。 弃官渡江,从兄茅
盈学道句曲山,后治良常山,得仙道。
《天台山方外志·神仙考》中称茅盈:“少秉异操,天才颖烁。 十八弃家,
遏西城王君,告以玉佩金珰之法,玄迹渺迈,白日神仙,乘飞步虚,越波凌津
……并教二弟茅固、茅衷上道,三神乘鹤,各治茅山。 盈与王君俱去到赤城玉
京洞,莅司命之任,出入太微,受事太极。”
这就是说,茅盈与王君曾到天台山赤城玉京洞任司命之职。 但据天台民
间传说,茅氏三兄弟均曾到过天台山。 赤城山不远有“三茅科(窠)”、茅导师
等地名,相传为茅氏三兄弟隐修之地。 “三茅桥”传为茅氏兄弟所造。
刘晨、阮肇为东汉时人,曾到天台山采药。 其事见晋代干宝《搜神记》:
刘晨、阮肇入天台采药,迷不得返。 经十三日,饥,遥望山上有桃
树,子熟,遂跻险援葛至其下,啖数枚,饥止体充。 欲下山,以杯取水,
见芜菁叶流下,甚鲜研。 复有一杯流下,有胡麻饭焉。 乃相谓曰:“此
近人矣。”遂渡山,出一大溪。 溪边有二女子,色甚美,见二人持杯,便
笑曰:“刘、阮二郎捉向杯来。” 刘、阮惊,二女遂欣然如旧相识,曰:
“来何晚耶?”因邀还家。 南东二壁各有绛罗帐,帐角悬铃,上有金银
交错。 各有数侍婢使令。 其馔有胡麻饭、山羊脯、牛肉,甚美。 食毕
行酒。 俄有群女持桃子,笑曰:“贺汝婿来。” 酒酣作乐,夜后各就一
帐宿,婉态殊绝。 第
九
至十日求还,苦留半年,气候草木常是春时,百鸟啼鸣。 更怀乡, 辑
归思甚苦。 女遂相送,指示还路。 乡邑零落,已十世矣。 台
山
刘、阮天台山遇仙的传说流传开来,影响甚大。 唐代诗人元稹(779 - 道
教
831),游天台山时,作《刘阮妻》诗;诗人曹唐又作《拟桃源诗》。 北宋时,天台 史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