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朱封鳌天台集<第四册>》
P. 23

到了东晋中期,兴宁二年(364),道教徒杨羲称魏夫人(指故天师道女祭

           酒魏华存)与众仙真下降,授与上清众经 31 卷及诸真传记、修行杂事等,用隶
           书写出,传于句容(今属江苏)许谧、许翔父子抄录修行。 东晋末年,经道教徒

           王灵期改写增广,遂广泛流行于世,从而形成一个新道派。 后陶弘景搜集杨、
           许手迹,编为《真诰》并纂集上清法术,撰《登真隐诀》,使上清经法更臻完备。

           上清派称修行得道可以升入“上清天”,比天师道的“太清”境界更高。
                上清派以魏华存(南岳魏夫人)为第一代宗师,杨羲为第二代宗师。 杨羲

           以下依经法传授次序,第三代至第九代上清派宗师是许穆、许翙、马朗、马罕、
           陆修静、孙游岳、陶弘景。 陶弘景齐梁时居茅山传上清经法,开创茅山宗。 从
           此,上清派遂为茅山派所承袭。
                上清派最具特点的修炼方法是存思。 认为通过存思,天地之神可以进入

           人体,人体之神与天地之神炁混融,即可长生不老,飞登上清。 上清派的存思、
           服气、咽津、念咒、佩符等修持方法,对道教斋醮仪式影响甚大。 陆修静《三洞

           经书目录》著录上清经 186 卷,有 127 卷流播于世,其代表性经典是《上清大洞

           真经》和《黄庭经》。
                 《上清大洞真经》,全称《上清大洞真经三十九章》,上清派重要经典。 相
           传东晋兴宁三年(365),南岳魏夫人等仙
           真降世,以《大洞真经》等上清经传授道士

           杨羲。 此后道教上清派一直奉持此经为根

           本经典,列于上清诸经之首。 正文 6 卷。
           卷 1 为《诵经玉诀》,概述修炼《大洞真经》

           之道法要诀。 有思神法、存神图、诵经法、
           咒文、科仪等内容,并附《大洞灭魔神慧玉

           清隐书》。 卷 2 至卷 6 依次收入经文 39
           章,每章有经文(五言文) 一首,以及思神
           法、存思图、咒语及祝文等。 全书所说道                                                         第
                                                                                       九
           法,以诵章念咒、存思神真为主,据称“三十                                                        辑

           九章”经文,皆上天 39 位帝皇神君所说,其                                                      台
                                                                                       山
           中隐含人身中百神之名讳。 修道者依法诵                               道教第六洞天玉京洞                 道
                                                                                       教
           章思神,可召上皇真气下降,人布全身,镇                                                         史



                                                                                     ❙15❙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