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9 - 《朱封鳌天台集<第四册>》
P. 279
他还说:天台山不仅是佛教名山,是天台宗的发源地,而且也是道教名山。
在三国时期有道士葛玄(164-244) 在赤城山炼丹,后世被奉为灵宝派祖师。
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647-735) 隐居天台山修炼,撰有《修真秘旨》 《坐忘
论》等,主张“主静去欲”说。 宋代道士张伯端(984-1082)在桐柏宫撰写《悟真
篇》,主张内丹修炼,提倡“性命双修、先命后性”,巧妙地摄取了天台宗止观双
修的义理。 天台山也是诗僧寒山子、神僧道济(济公) 的出生地,留下很多带
有神秘色彩和饶有趣味的传说佳话。 许多传说,都包含着天台宗三教圆融的
和合思想。 智者大师首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儒佛道圆融和合的天台宗后,发
展到唐代,传到日本,学者争相研究,被尊为“天台学”。 天台学有着深厚的文
化积淀,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份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
的一份重要遗产。 他提议有关各方深入研究将天台学作为向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能性。
天台山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会会长月净法师汇报了天台山文化交流中心十
多年来弘扬天台学的过程。 他说:本人于 2008 年发起,与数位热心天台山文
化的人士一起创办了天台山文化交流中心,致力于天台山文化的挖掘、研究、
出版、传播工作。 2012 年,出版了《中国名山文化丛书·天台山系列丛书》(包
括《天台山佛教史》《天台山道教史》《天台山佛道儒传说》《天台宗浅谈》《台
州山水方外诗词选》共五册),多方面介绍了天台山文化,引起了较大反响。
他说:时至今日,提倡社会和谐,天台中道圆融之学,正是契合当下之机。
是故专家、学者、有识之士呼吁挖掘、整理、弘扬“天台学” 之声愈来愈高。 有
鉴于此,天台山文化交流中心于 2014 年 5 月份成立“天台学工作室”,着手天
台学研究。 2015 年上半年着手策划《天台学》系列丛书出版计划。 由朱封鳌
研究员担任主编,延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共同编写一套《中华天台学系列丛
书》以弘扬天台学。 丛书共 15 册。 2016 年出版了《中华天台学通史》《天台修
持与台密探索》;2017 年出版了《天台学与净土思想》《天台学研究》《宋代天
第
台佛教思想研究》。 5 册合为第一集。 值此第一集丛书出版之际,我们举办首 十
辑
届中华天台学研讨会暨《中华天台学丛书》首发式,旨在抛砖引玉,吸收各地
台
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对天台学的研究成果,将天台学的研究推向更深更广,并将 山
旅
研究成果弘扬海内外。 游
文
中国名山名寺名观文化研究委员会会长、文化部艺术局原局长祁连仲作 化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