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3 - 《鹿城年鉴2013》
P. 443

附  录



                市”联创、“三改一拆”、“四                      加强岙底玉林溪、仰义水                  构和办事机构,加强对美丽浙南
                边三化”等工作为载体,深化开                  库、戍浦江流域水源地水源涵养                   水乡建设工作的领导。〔责任单
                展拔钉清障、“违必拆”、“六                  林和水土保持林建设,加强低效                   位:区委组织部、区编委办、各
                先拆”等专项行动,大力推进城                  林改造,增强水源涵养和水土                    街镇〕
                中村改造,加快滨江商务区9#地                 保持等森林生态效能。〔牵头                        (二)多方筹集,保障资
                块、南塘村吴宅地块等旧村改                   单位:区委农办〈区农林水利                    金。按照分层、分期、分类、多
                造。〔牵头单位:区府办(区村                  局〉、区环保局、区卫生局;责                   源的原则,科学制定多元化资金
                房办)、区城管与执法局、区住                  任单位:藤桥镇、仰义街道〕                    保障方案。一是统筹治水资金,
                建局;责任单位:各街镇〕                        (六)实施水乡文化提升工程                加强 财政 投入 。 对各部 门、 各
                    5.拆三级河道违章建筑。深                   挖掘鹿城水乡的文化特色,                 行业分散投入的治水资金进行
                入开展“三改一拆”整治活动,                  构建以瓯江、温瑞塘河为主脉的                   梳理和整合,统筹使用各类治
                进一步强化沿河违章建筑拆除和                  水乡文化长廊。近期建设功能健                   水资金,切实加大政府财政资
                绿化景观建设,努力拆除48条河                 全、景观优美、富有都市水乡文                   金的投入力度。二是利用现有
                道沿线违法建筑。区、街镇两级                  化特色的宜居社区、村镇;建设                   平台,加大融资力度。以政府
                河道一律按照标准,拆除沿河违                  以水源保护区、生态湿地为重点                   财政投入为引导,以整合利用
                章,同步实施绿化、美化和游步                  的生态文化园;建设具有水乡文                   现有国有企业为主体,打造水
                道建设等工程。〔牵头单位:区                  化特色的滨水广场、主题公园、                   乡建设投融资平台;承建辖区
                城管与执法局、区住建局、区委                  亲水观光平台、游船码头等滨水                   内市本级项目,资金由市级负
                农办(区农林水利局);责任单                  开发空间;加强江河及沿岸文化                   责解决,区级项目根据性质和
                位:各街镇〕                          遗产保护力度,着力推进温瑞主                   类别分别由现有融资平台融
                    6.实施活水畅江河及水乡                塘河百里民俗文化走廊的建设;                   资,并承担项目前期、建设、
                信息化工程。在污染源治理基础                  建设一批森林村庄,努力形成具                   运营等业主职责。三是创新项
                上,提高生态环境调水总量,实                  有地域水乡风光特色的森林植物                   目包装,争取上级支持。认真
                施活水畅江河工程,加强平原河                  景观带。〔牵头单位:区委农办                   研究上级部门的关注点和政策
                网的水力调控,完善调度方案,                  (区农林水利局)、区温瑞塘河                   动向,加强与中央和省级、市
                提高调水效率,促进水体流动,                  保护管委会、区文广新局、区城                   级水利、建设、交通、环保等
                减少水流盲区,改善河网水质。                  管与执法局、区住建局;责任单                   部门的汇报沟通,打破行业归
                同时开展水乡信息化建设和水乡                  位:各街镇〕                           口的限制,加强各部门合作,
                重大课题研究,为美丽浙南水乡                      三、保障措施                       共同谋划一批重点项目,做大
                建设提供科技支撑。〔牵头单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                  项目规模、提升项目档次,全
                位:市温瑞平水系管理局、区委                  导。区里成立美丽浙南水乡建设                   力争取列入国家、省级重点工
                农办(区农林水利局)、区温瑞                  领导小组,由区委主要领导任组                   程,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政
                塘河保护管委会、区环保局、区                  长,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第一副组                   策、技术支持。四是策划招商
                科技局;责任单位:各街镇〕                   长,相关领导任常务副组长、副                   引资,拓宽筹资渠道。突出美
                    (四)实施市级瓯江引水工程               组长,区有关部门单位和各街镇                   丽浙南水乡建设招商项目的特
                    参与研究论证市级瓯江引水                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                   色优势和竞争力,策划包装一
                工程的实施方案,充分利用区域                  设办公室,具体承担区美丽浙南                   批招商项目,充分发挥市场主
                内外的主、客水资源,不断增加                  水乡保护、整治、建设、管理工                   体作用,以温商回归为契机,
                近远期用于改善生态环境的水资                  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考核工                   吸纳社会资金,集中社会力
                源总量。〔牵头单位:区委农办                  作,统筹区级相关机构涉及水乡                   量,推进美丽浙南水乡建设。
                〈区农林水利局〉〕                       建设的项目和工作。各街镇也要                   〔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发改
                    (五)实施水源地保护工程                参照区里模式,建立健全领导机                   局、区经合办,各街镇〕


                                                                                            鹿城年鉴·2013     377
   438   439   440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