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3 - 《鹿城年鉴2012》
P. 423
鹿城年鉴 2012 附 录
LUCHENG YEAR BOOK
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发展 愿”的原则,依法制定扶持、培育 强工作效能的原则,抓紧推进区划 迈进;动员有工资收入的干部职 有的“慈善门诊”、“结对助 主要服务对象,以社会救助、社
慈善事业的部署和要求,加快发 和发展慈善组织的政策措施,在慈 调整后各街镇慈善组织的建设工 工积极参加“慈善一日捐”,鼓 学”、酷暑送清凉”、“夏舍伏 会福利、敬老扶助、优抚助残、
展慈善事业,努力在全区形成慈 善组织成立,实施影响力较大的救 作,不断健全慈善组织管理,切实 励和倡导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 茶,冬施热粥”等慈善救助品牌 环境保护、社区矫正、治安巡逻
善理念深入人心、慈善资源合理 助项目,创办慈善产业,开展义工 加强规范化建设,提升慈善服务水 社会团体和个人以专项救助基 项目的同时,推出一些新的慈善 和法律援助为重点服务领域,创
利用、慈善资金较为充裕、慈善 服务活动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 平。各街镇慈善组织的调整工作确 金、定向公益性项目、冠名基金 救助项目,不断创新慈善救助模 新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促
救助能力明显增强的慈善事业发 采取政府购买慈善组织服务的方 保年底之前完成到位。 等形式进行慈善捐赠。 式,提高慈善救助的专业化水 进义工服务活动经常化、制度化
展新局面。 式,委托公益类慈善组织承办相关 (二)加快推进社区、村慈 (三)创新慈善募捐方式。 平。适时改变慈善救助方式实现 和规范化。
(二)各街镇要把发展慈善 具体事务,为公益类慈善组织发挥 善工作站建设。慈善组织要逐步 尝试探索开展遗产、股权、物资 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 (三)创建义工事业发展基
事业摆上重要位置,研究制定中 作用创造更大空间。 向社区、村基层延伸,凡有条件 捐赠以及义卖、义拍、义诊、义演 变,设立社区(村)级“慈善帮 金。要建立义工服务长效机制,构
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将社区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 的社区(村)和农村新社区都要 等慈善劝募方式,拓宽善款募集渠 扶基金”,以种植、养殖、加工 建义工服务社会平台,提升义工服
善工作纳入幸福社区和社区规范 益事业捐赠法》规定和财政部、 建立慈善工作站,构建全方位、 道,形成多元、多样的慈善捐赠 等项目带动农村山区困难群体脱 务水平,维护义工合法权益,推进
化建设之中,加强对社区慈善组 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关于公 多层次,覆盖城乡居民的慈善组 格局,不断扩大募捐的社会面。 贫致富,帮助因残致贫、因病致 慈善义工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织的培育、孵化和管理。 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 织体系,使困难群体在家门口享 “十二五”期间,力争全区年度慈 贫的家庭解决生活困难。 六、大慈善宣传力度, 逐步
建立完善政府领导、民政部 知》规定,税务部门要积极落实 受到慈善救助服务。 善资金募集每年有所增长。 (三)探索建设慈善实体项 提高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
门牵头,农办、台办、发改、经 国家对慈善事业的税收优惠政 (三)各街镇应对慈善组织 (四)形成慈善募捐合力。 目。鼓励和支持社区创办慈善爱 (一)加大慈善文化的宣
信、教育、民宗、公安、财政、 策,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引导作 在人员配备、福利待遇、办公场 充分发挥慈善组织社会性的特点 心超市,方便受助人员平价购买 传力度。要进一步加强慈善教育
城管执法、交通运输、文化、 用,促进和支持慈善捐赠活动的 所、项目开展以及工作经费等方 和优势,广泛开展社会协作,拓 或免费领取实用物品。继续援助 和舆论宣传,将慈善文化、慈善
卫生、审计、商务、侨办、经合 开展,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面给予支持和解决,鼓励和帮助 展公共关系,巩固和发展与企 建设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中 价值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办、税务、工商、国土资源、规 和个人,用于公益性、救济性的 慈善组织开展各类慈善活动。 业、媒体、文化、教育、医疗卫 心,并在利用社会资源创办慈善 建设之中,纳入精神文明创建活
划、工会、团委、妇联、残联、 捐赠,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 (四)加强慈善工作队伍建 生等行业的合作,开发和利用各 医疗机构、老年公寓、康复托养 动之中,纳入舆论宣传引导之
红十字会、慈善总会、工商联、 个人所得税前按规定扣除。鼓励 设,努力推进年轻化、职业化, 种社会资源,推进政府、慈善组 中心等方面做出有益尝试。积极 中,大力弘扬爱心奉献、互助和
新闻等部门和组织参与的慈善事 和支持慈善组织或个人举办社会 同时鼓励退休或退居二线的部分 织、市场和社会各界分工协作与 探索“民办公助”、“购买福利 谐的现代慈善文化,让慈善文化
业发展协调机制。建立慈善事业 福利等慈善实体,有关建设项目 领导同志参与慈善工作。 良性互动,共同开展慈善募捐, 服务”建设,倡导政府支持、企 深入人心,努力增强公众的慈善
发展协调机构,协调机构办公室 要优先办理,所需土地、用水用 三、加强慈善募捐工作, 建 增强慈善资金的实力。 业出资和慈善机构参与的模式运 意识,让慈善成为全社会的自觉
设在民政部门。民政部门要认真 电及配套设施等方面的费用,给 立依法募捐长效机制 四、完善慈善救助机制, 扩 作慈善实体,提高规范化水平, 行动。要推动慈善文化进社区、
履行慈善工作管理服务职能,完 予优惠和支持。 (一)依法开展慈善募捐。 大慈善公益服务受益面 扩大慈善公益服务受益面。 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学
善指导服务、协调和监管机制, (四)精心组织开展“鹿 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 (一)积极拓宽慈善救助 五、发展慈善义工事业, 逐 校、进协会,营造人人关心、支
切实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明确工 城慈善日”活动。 “鹿城慈善 捐赠法》为依据,动员企业履行 领域。要建立慈善事业与社会救 步建立覆盖全区的义工服务体系 持慈善事业的浓厚氛围。
作职责,设立工作机构,落实专 日”是经区人大常委会依法批准 社会责任,倡导社会各界广泛参 助、社会福利体系相衔接的运作 (一)加强慈善义工组织建 (二)丰富慈善工作的宣传
职工作人员,推动有关政策的制 设立的鹿城人特有的节日,要充 与慈善捐赠活动。全区性慈善募 机制,以特困群体的迫切需要和 设。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积 手段。要加强与媒体合作,利用
定和落实,提供规范、高效、优 分利用这个时间节点,集中开展 捐活动需经区政府同意,原则上 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慈善救助 极发展慈善义工服务组织,倡导 电视、网络、报纸、街头电子屏
质的服务。 慈善系列活动,宣传慈善,推广 每年开展一次(赈灾除外),具 的重点,坚持开展助学、助医、 和组织机关公务员、企事业单位 幕以及社区宣传窗(栏)、商店
将慈善工作列入年度考核内 慈善,形成人人关心慈善、人人 体工作由民政部门和慈善总会负 助老、助困、助残、助孤、赈灾 职工、学校师生参加义工活动; LED等各种宣传平台,大力宣传慈
容和评先依据,建立考核量化指 参与慈善的局面。各街镇和各部 责,其他部门、单位、团体和个 等慈善救助活动,并逐步向资助 各街镇要普遍建立慈善义工队 善文化、慈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
标体系。在全区各项评比中,把 门、各企事业单位都要按照全区 人不得单独组织社会慈善募捐,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境 伍,引导和鼓励社区有一技之 迹,介绍慈善知识和慈善活动,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 慈善日活动方案要求,认真组织 不得以任何理由在社会上进行公 保护、体育事业等公益性领域拓 长的居民参与义工服务。推广 不断扩大慈善事业的社会影响
人参与慈善活动作为重要依据之 开展好本辖区、本部门、本单位 开劝募活动。 展。建立慈善救助应急机制,融 和 普 及义工注册制度、培训制 力。《鹿城公务网》、《鹿城新
一;对贡献较大的单位和个人, 慈善日的相关活动。 (二)建立健全慈善募捐机 入全区社会应急联动处置体系, 度、时间积累制度、绩效评估制 闻网》、《今日鹿城》、《都市
在同等条件下应予优先考虑。 二、加强慈善组织规范化建 制。以每年1月23日“鹿城慈善 及时组织开展对重大突发灾害的 度、表彰制度,加强义工组织规 新闻》等区属媒体要及时宣传报
(三)进一步落实支持慈善 设, 推进慈善组织向基层延伸 日”为全区性年度慈善募捐活动 慈善救助活动。 范化建设。 道各项慈善活动。
事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按照 (一)加强街镇慈善组织建 为契机,推动“慈善一日捐”和 (二)不断创新慈善救助 (二)拓展义工服务活动领 (三)全力打造“阳光慈
“国家鼓励、社会参与、民间自 设。按照资源整合、人员整合和加 “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向常态化 品牌和救助模式。在坚持办好已 域。以老幼病残和低收入家庭为 善”。建立科学、规范、公开、
354 鹿城年鉴·2012 鹿城年鉴·2012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