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 - 《鹿城年鉴2017》
P. 66
鹿城年鉴 2017
LUCHENG YEAR BOOK
国际时尚消费品集散地。优化调整 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挥产 题。完善“退二进三”“优二强
环五马商圈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 业政策导向和促进竞争功能,发展 三”机制,联动推进旧城区、旧街
和产业业态,推进区域内资源整合 壮大专用设备、仪器仪表、电子设 区、旧厂区、旧市场综合改造,加
融合发展,实施商圈形态和时尚业 备等装备制造业,培育发展新材 大危房改造力度,整合提升五马、
态的更新改造,加快打造以五马— 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 大南、南汇等现代商贸商服组团功
大南街区为核心的千亿级时尚商 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 能,推动中心城区高端要素更加集
圈。建设滨江商务区和城市中央绿 三、坚持协调发展,建设大都 聚,打造现代商贸城市功能中心。
轴时尚标志性窗口,努力打造成集 市区核心区 结合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对五马、
商务会展、商业金融、都市休闲等 围绕温州建设东南沿海重要中 松台等旧街区实行功能置换和连片
各种高端功能为一体的中央商务 心城市的功能定位和“一主两副三 更新,着力建设斗城历史风貌区,
区,使其成为引领“时尚之都”建 极多点”都市区结构,推进全域同 让旧城区留住城市记忆、焕发生机
设的新龙头。优化瓯江沿岸、塘河 城发展,加强城市功能优势培育, 活力。
两岸时尚产业带和现代商圈片区级 不断提高中心城区首位度和集聚辐 (三)加速城乡统筹发展。积
中心布局,着力打造特色时尚产业 射力。 极推动城市功能延伸,加快建设城
板块。谋划并推进一批重大时尚产 (一)建设都市标志区域。 区西片城市功能新中心,培育壮大
业项目建设,培育壮大商贸龙头企 把亮点区块建设摆在今后五年城市 城市新的增长极。全面延伸双屿城
业和时尚集聚品牌,着力打造“时 建设发展的战略高度,坚持高起点 市功能配套,推进城市功能新区和
尚之都”示范区。 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 都市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全力
(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加快建成滨江商务区和城市中央绿 把双屿建设成为温州产城联动的新
依托中国鞋都和省级轻工产业园区 轴,全面展示现代都市新形象。加 区块、城市有机更新的新样板、产
两大平台,编制实施工业区整合提 快滨江商务区建设,完成征地、拆 业转型升级的新标杆、社会管理创
升方案,改善配套服务功能,增强 迁、安置工作,基本建成滨江商务 新的新示范。加快仰义林里生态新
产业园区的承载力和集聚力,争取 区楼宇群,成为温州沿江发展的标 城开发和低丘缓坡资源利用,全面
建设国家级鞋类产业集聚区和高新 志性区域,引领提升温州大都市形 铺开重大交通项目施工建设。积极
技术产业基地。按照建设“时尚城 象和品位。加快城市中央绿轴建 推动城市服务功能延伸和城市基础
区”的要求,推进鞋类等特色轻工 设,完成旧村土地房屋征迁,重大 配套建设,加速打造以戍浦江流域
产业时尚化,加快推动“鹿城制 基础配套设施基本建成,使之成为 综合开发为中心的城市西部中心镇
造”向“时尚智造”转型,再创鹿 温州城市新地标。以重大基础设施 和都市后花园。因地制宜推进新农
城传统制造新优势。深化减员增效 和重大功能平台建设为突破口,加 村建设,统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综合整治,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 快七都全岛开发建设,努力把七都 生态综合开发、乡村精品旅游打造
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创成省级鞋 建设成为滨江商务区的功能拓展 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美丽乡
业产业“机器换人”示范区,推动 区。统筹亮点区块项目布局、基础 村升级版。
传统块状经济整治提升。扶持优 配套建设,整体提升区块之间的组 (四)提升城区整体功能。
质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企业整合 团功能。 以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为龙头,
重组,鼓励支持龙头企业上市,切 (二)提升中心城区品质。 实施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升级
实发挥好重点企业、骨干企业在保 把城中村改造作为推进城市化现代 工程,加快构建互联互通、供给高
增长促转型中的主体作用。按照推 化的一项突破性工作,按照统一规 端、系统有效、安全生态的基础设
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大力实 划、突出重点、集中发力、连片实 施网络,增强城市功能支撑。全力
施标准强区、质量强区、品牌强区 施、快出形象的要求,全面实施新 承接市级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建成
战略,创成全国鞋类知名品牌示范 一轮城中村改造计划,完成核心片 一批铁路、高速、国省道路项目,
区,重构中国鞋都品牌影响力。在 区24个和双屿3个城中村改造工作, 加快实现大都市区通勤一体化。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的同时,大力推 努力从根本上解决“半城市化”问 加快推进西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
4 鹿城年鉴·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