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6 - 龙港年检2020
P. 326
!"#$ !"!"
了第二批省重要湿地名录。2018年以来,龙港对新美 在中国城市队列里,龙港引人瞩目。上世纪 80年
洲附近岸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整治,完成了湿地 代初,这里曾因农民造城的创举轰动全国;如今,从建
公园环境清理、红树林补植、施工文本设计等工作,并 制镇直接升格为县级市,龙港又开全国先河,成为中
启动了湿地公园的绿化景观、木栈道、观鸟台、宣传牌、 国首座新型“镇改市”。
“
科普长廊等项目建设工作,总共投入资金 830万元。 “镇”走进历史,市”迎面走来。进入新时代,龙港
为了开展江南涂北段海岸线整治修复工作,围垦 迎来新使命:昔日的农民城,如何继续承载人们对美
区域堤坝外的 260亩红树林于 2017年开始种植。经过 好生活的向往;曾经的特大镇,如何在新型城镇化道
试种,红树长势良好,2018年继续种植 88亩,2019年 路上继续探索?今日的新城市,如何实现简约高效的
又继续种植约 147亩,目前种植的红树已初步成林。 基层治理?
虽然是从滩涂上起步,但龙港这座城市具有超前 龙港,一个承载梦想、创造奇迹的地方。
,-&(./012
的发展眼光,在大搞建设的同时并没有忘记环保这件
事。经过多年发展,龙港城已经摆脱了脏、乱、差,取而 为迎接新生的城市,这几天,人们在龙港的主干
代之的是处处美景、河道清洁,城市文明程度大大提 道上打出标语:城市,让梦想发生。”
“
升。 龙港,诞生在农民对城市的向往中。35年前,建镇
为了保护海洋环境,龙港近几年严格落实海洋环 不久的龙港只有 5个渔村,为集聚人口、建设城镇,在
境影响评价制度。截至今年 3月,龙港按照《苍南县人 全国率先改革户籍制度,允许农民进镇落户。
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苍南县海域开发建设管理办 林国华是最早的“移民”之一。那年 9岁的他随父
法的通知》,统一收缴海洋生态补偿金达 1740万元。接 母搬到龙港,父亲林益忠原在金乡镇办印刷厂,听说
下来,龙港将按照全县用海项目海洋生态补偿金实施 能当城里人,拖家带口来到龙港。他们交了 3000元公
方案妥善使用海洋生态补偿金,为美丽海洋打下扎实 共建设费,换得一块地基,造起一幢四层楼房,开始了
的基础。 梦寐以求的城镇生活。
10月的龙港外围堤坝,海风拂面,人们在一片繁 当时,上万农户筹资近千万元,在龙港建起住宅、
忙中还不忘随手捡起海边滩涂上的垃圾。如今的龙港 道路、学校、医院等设施,荒涂上崛起了我国第一座农
人,已经开启了“靠海吃海”的升级模式,大力发展滨海 民城。
旅游业,在海洋环境保护中向大海讨红利。 龙港,就这样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
站在新的起点上,龙港将一如既往大放异彩,高 见证了乡村向城市演变的全景,成为当地人引以为豪
质量建设现代化新生城市,为全国各城镇发展海洋经 的“温州奇迹”。
济,保护海洋环境提供可实行、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这座农民城,此后创下众多全省甚至全国“第一”:
全省首家开在乡镇的麦当劳餐厅、首家镇级行政审批
服务中心,全国首条乡镇地下商业街……同样从周边
!%&'()*+
乡镇搬来的居民倪法川说:“在我们眼里,龙港就是个
!
!!"#$%&'()*+,-./012 城市。”
!"#$ 3 $ 4 !% 5 6789:5; 不过,在常住人口近 40万的龙港,倪法川还是感
到了“天花板”。他在镇上办企业,可是大部分审批手
9月 25日,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迎来标志性事 续要去县城办;看病要去一江之隔的平阳县鳌江镇或
件:温州龙港市挂牌成立。 更远的温州,孩子上好学校要去县城……“仅有城市
这座浙南滨海小城沸腾了。激越的音乐、如潮的 的‘壳’还不够,优质的公共服务是龙港的短板。”倪法
掌声,诉说着人们内心的喜悦——历经 35年探索,中 川说。
—
“
国第一座农民城”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城市。 进城,不就是为了美好的生活?多年来,这座由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