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8 - 嵊泗年鉴2019
P. 338
张苍水像
顺治四年(1647)四月,降清明江南都督吴胜兆准备反正,张苍水鼓动张明振出兵配合
吴胜兆的行动,并以监军的身份随军北上。同时派人与吴胜兆约定四月二十六日渡海至松江
会合。四月十三日,当张明振、张苍水率义军战舰两百余艘抵达长江口时,遇海上飓风大作,
致使“舟覆”军亡,而落水的张苍水也被清兵抓获,因禁数日后,得人救助逃出。事后,张
苍水有文记载:“犹忆丁亥岁(顺治四年,1647),持节监定西侯军西征,遭飓风覆舟,陷虏
中七日,得间,行归海上。”
关于这次行动,有史料记载,“丁亥四月,吴淞提督吴胜兆反正,以蜡书来求援。斌卿
不敢应,而故都御史沈廷扬及佥宪张煌言、侍御冯京第,并劝名振以其兵就约……而请廷扬、
煌言、京第及事中徐孚远临其军以行。联二千,将抵崇明,海啸,大风,舟覆,踉跄而归,
廷扬死焉。”
从史料记载来看,风灾中义军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名振渡海,碇崇明沙,飓风海啸,
楼船自相激撞。漂没者拾之八九,军资器械都尽。”
尽管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这次北伐曾停驻过崇明岛外的洋山地区,《海东逸史》中只
载“舟覆”的地理位置为“将抵崇明”。但正是这个“将抵崇明”,让我们将目光投向舟山至
崇明的茫茫海路,有理由相信,义军战舰在洋山至崇明之间的海域遭遇了风灾。
虽然这次行动因遭风灾无果,但随后张名振与张苍水重整旗鼓,先后三次从海上攻入长
江流域。“嗣后三入长江,登金山、掠瓜、仪,而师徒单弱,迄鲜成功”。
二、义军战船再遇风灾
顺治十年(1653),(史学界对此时间存在多种说法,本文从《海东逸史》《东南纪事》
所载)张名振率领从郑成功处借来的两万将士,偕张苍水、闽将陈辉、黄兴等人,率两百多
艘战舰从金、厦地区再次挥师北上。“癸已(1653 年)春,名振请师北上,成功与兵二万,
粮三月,以兵部侍郎张煌言监其军。”“癸已,上洋山,再驻崇明,冬。破崇明歩骑万余于平
洋”。
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