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0 - 路桥年鉴2022
P. 170

路桥年鉴

               小人尖遗址,岩画产生时间不会太晚,应该同时处在新                        灵顺王,宣和四年(1122)加显祐。
               石器时期。                                              传说宋高宗赵构被金兵追赶,航海南逃,建炎四年
                   种种迹象表明境内的古越民已经有很强的文化意                      (1130)正月初一到达海门口,初三传来明州(今宁波)
               识,并掌握艺术创作技能。有人认为:共和茅山岩画可                        御敌获胜消息,十分高兴,来到章安。初七,宋兵在明
               能与西周时期的徐民有关。相传西周时期泗水边上徐偃                        州高桥被完颜宗弼(金兀术)击溃。初九,消息传来,
               王逃战来到黄岩,死后葬茅山之东的徐山脚下,岩画可                        高宗慌了,怕金兵从海路追赶,于是往陆地躲藏。
               能是徐臣民所刻。                                           当夜,高宗偷偷在三江口登岸(此处后称上辇),
                                                               走到山下廊木头桥边,桥窄马不能过,高宗只得弃马过
              【路桥窑】       窑址分别坐落在高峰、埠头堂、岭下周、                   桥,进入白龙岙,是夜就宿在朱砂寺(后改为隐居寺)。
               盐岙、杜岙等村山坡上,有 10 多处,其中:                          第二天下起大雨,高宗却急要动身,群臣无法阻止,只
                   黄家山窑址      位于埠头堂村北部黄家山南麓,现在                 得入唐家岙,翻过不高的白石岗头,来到埠头堂。此时
               一片枇杷林中,深 0.5~0.8 米,窑址长 25 米、宽 10                大雨滂沱,恰如盆泼,君臣浑身湿透,只好进堂躲雨。
               米,面积约 250 平方米。采集标本有碗、碟、洗、缽、                     高宗在偏房暂作休息,感觉十分困倦,迷蒙睡去,忽见
               罐、壶等及窑具。烧造年代大约为三国至两晋。                           神人穿着王者衣冠来见,告诉他台州平安。高宗十分欣
                   红砂岭窑址      位于埠头堂东北木鱼山红砂岭东麓枇                 喜,顿时醒来,不见王者,于是向随行说起刚才的梦。
               杷林中,深 0.5 米深耕层下。窑址长约 20 米、宽 10 米,               台州知州晁公为马上奏道,昨夜他也梦见王,王姓赵名
               面积约 200 平方米,属龙窑。标本有碗、罐、缽、壶、                     炳,汉末居章安,民间立祠祀之,屡有灵验,先皇多有
               洗、碟等及窑具、垫具。年代大约为东汉至两晋。
                                                               敕封,此处正是王的殿堂。于是高宗吩咐晁公为祷于赵
                   岭岗头窑址      位于埠头堂村东面、高峰村西北部洪                 炳像前,说如果王能保皇帝平安,则尊享有加。果然雨
               屿南麓枇杷园中。窑址长 20 米、宽 15 米,面积约 300                 立即小下来,君臣急忙动身,往新安(路桥)而去。
               平方米。标本有碗、盘、罐、壶等及窑具。年代大约为                           从埠头堂出来,到了马铺地段,所骑的马疲惫不堪,
               晋至南朝。                                           怠然扑倒,因此这里就叫马扑(后转音为马铺)。后人
                   大畈坦窑址      位于埠头堂洪屿大畈坦,与岭岗头相                 在马扑附近,建造了一座马坟。笔者在下保孔庙儒学会
               距不到 300 米。瓷片散落在桃园耕作层中,长约 20 米、                  会长陈普泰指引下,找到马坟旧址,在马铺南岸右近。
               宽约 15 米,面积约 300 平方米,标本有碗、缽、罐、壶、                    从马铺过来,雨又逐渐变大,一阵风吹来,吹掉华
               盘、洗等及窑具。年代大约为晋至南朝。                              盖,雨水淋到皇帝头颅,于是此处就称“水淋头”。
                   虎头山窑址      位于埠头堂村西北虎头山坡竹林中,
                                                                  来到新安古镇,水没道路不可行,后经百姓架桥才
               长 30 米、宽 21 米,面积约 630 平方米。标本有碗、罐、               得通过,高宗问此为何处?官员立即请皇帝赐名。高宗
               洗、碟及窑具、窑砖等。年代大约为东汉至晋代。                          想了想,说“此处路即桥,桥即路,就名路桥吧”,于
                   纱帽岩窑址      位于杜岙村横山纱帽岩东麓山坡枇杷                 是“路桥”之名就传开了,高宗走过的新安桥就成了路
               林中,址长 25 米、宽 20 米,面积约 500 平方米,标本                桥的本名桥“路桥”了。
               有碗、缽、洗、罐等。年代大约为东汉至晋代。                              金兵从海上追赶高宗,结果被张公裕水师击败,陆
                   茅草山窑址      位于高峰村茅草山东麓枇杷林中,窑                 路又被奉化乡兵击败。捷报传来,高宗十分高兴,但他
               址长 20 米、宽 15 米,面积约 300 平方米,文化层厚约                心有余悸,十八日御舟离台州南航温州。
               0.5-0.8 米。年代大约为东汉至晋代。              (阿土记)           此时,各地抗金活动如火如荼开展,完颜宗弼退出
                                                               浙江,回到镇江。两个月后,高宗回到越州,想起在埠
              【埠头堂白鹤庙】         埠头堂灵康白鹤庙(俗称白鹤殿),
               为台州众多白鹤庙总堂,祀东汉赵炳(昞)。炳,东阳                        头堂梦神之事,于是加封赵炳广惠,于是赵炳的称呼为
               人,能为越方(越地方术),善禁咒:以气禁人,人不                       “灵顺显祐广惠王”。庆元二年(1196)加善应,开禧三
               能起;禁虎,虎伏地闭目,便可执缚;以大钉钉柱,入                        年(1207)改善应为威烈,赵炳最后的称呼为“灵顺显
               尺许,以气吹之,钉即跃出,如弩箭之发;以盆盛水,                        祐广惠威烈王”。民间百姓嫌称呼太长,简称之“白鹤
               吹气作禁,鱼龙立见。时遭兵乱,疾疫大起,与闽人徐                        大帝”。涩水诗曰:
               登遇于乌伤(义乌)溪上,共以其术疗病。比试所能,                               金兵灭宋势如洪,赵构南逃落帽风。
               登乃禁溪水,水为不流;炳复次禁枯树,树即生荑(秀                               山下廊间难通马,埠头堂里藏黄龙。
               也)。                                                    滂沱大雨瓢盆泼,霹雳惊雷火杖红。
                   徐登死后,赵炳入章安,但百姓并不知道他。炳故                             百姓架桥通道路,路桥载驾得皇封。
               意在一家茅屋里支起大锅烧饭,火势旺猛,主人见了大
               惊,炳笑不答,既而饭熟,茅屋无损。又尝临水求渡,                           白鹤大帝赵炳贵尚清俭,唯以东流水为酌,削桑皮
               船人没理他,炳乃张盖坐其中,长啸呼风,乱流而济。                        为脯。民间敬神亦如此。由于埠头堂白鹤大帝是宋朝历
               于是百姓神服,从者如归。炳在章安县内为人治病。章                        代皇帝御封的,特别是宋高宗赵构亲临此地,梦神保护,
               安令华表厌恶他神幻惑众,恰逢奉旨镇压五斗米道,收                        幸得无恙,明清以来,上至宁溪山头,下至金清海角,
               杀之,相传其尸体溯流至临海南岸白鹤山旁,百姓建灵                        平民百姓遇到大事,都要到埠头堂白鹤大帝这里择日请
               康庙祠之,以徐登配享。《水经·渐水注》称:“民立                        神位。清代黄岩林卫生曾当过道台(相当于副省长),
               祠于永宁,而蚊蚋不能入。”《后汉书》称“人为立祠                        据传他来埠头堂敬神,坐轿至白石岭,下轿徒步,从佣
               室于永康”,永康与赵炳无关,当是“永宁”之误,故                        人手里拿来花篮挈在手里。佣人说:“老爷,我手空着,
               民国《黄岩县志》引《后汉书》时更正之。埠头堂灵康                        花篮由我挈,到埠头堂后再交给你。”老爷说:“如何
               庙,地属永宁乡,为灵康白鹤庙总堂。                               使得,敬大帝要虔诚,不能由你代替。”走了两三里路,
                   宋朝自太平兴国至庆历间,赵炳叠显灵异,元丰七                      来到神像前,顶礼膜拜。可见白鹤大帝在人心中的地位。
               年(1084)赐额“灵康”,崇宁三年(1104)封为仁济                       清末之后名声远播,奉为镇鬼压邪大帝,凡居家建
               侯,大观二年(1108)进显仁公,政和三年(1113)进                    房婚丧大事,恭迎神位成为习俗。                    (阿土记)


                                                         第 170页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