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3 - 路桥年鉴2022
P. 173
路桥年鉴
五、梅园早春 寺内有一棵树龄 60 多年的桂花树,树高 11 米,冠
径 16.3 米,占地面积 100 平方米,为台州市桂花之王。
香魂冷艳出蓬莱,二月东风独自开。 在寺后回龙山北麓山坡上,新中国成立后出土过新
园外若知春到早,不留残雪在山台。 石器石犁头;20 世纪 20 年代在南山出土饰有钱纹、鱼
梅园位于埠头堂东边,自唐宋至清代都存在。一到 纹、鸟纹的三国孙权赤乌年间的纪年砖;地下文物蕴藏
春天,梅花盛开,游人如织,一面礼佛,一面赏花。 丰富。
六、桃林绮霞 【圣水寺】 南山之西南为圣水山,一名甘泉山,上有
雷公尖,山麓有圣水寺,唐大中年间(847—859)建,
桐村处在群山中,一片红云映碧空。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额安国,明嘉靖乙卯重修,
流水小桥人意好,桃花酣醉笑春风。 康熙、乾隆年间,两次修葺。该寺曲径通幽,花木掩映。
宋明以来,文人墨客在圣水寺里题诗的颇多,形成相当
桐屿水蜜桃面积有四五百亩,春天桃花盛开,一片 规模的人文景观,与路桥各寺有所不同。兹摘录如下:
绯红,观者络绎不断。 南宋徐大受《送辉老自赤城住圣水》诗:
七、凉溪风月 道人去住本无心,云出空山鹤在阴。
涓涓弄影小荷莲,始信山家别有天。 试问白莲同净社,何如赤壁卧青林。
日暮乡村何处宿,凉溪风月伴人眠。 叫群孤雁水天阔,啼雪冷猿岩洞深。
耍勘山门骑佛殿,春风杖锡傥来临。
凉溪水流较大,水源来自北面鹅冠头与黄毛山之间
山峡,向南注入徐山泾。 徐大受,天台人,宋淳熙十一年特科。朱熹闻其贤
而夜访,相对甚欢。著有《经鲜文集》。
八、琴湖雅奏 南宋林表明寄圣水老法照诗:
水殿凉风吹不尽,波心月照夜来临。 五载禅林结净缘,又飞一锡过甘泉。
群山静卧林禽宿,更有琴湖梦正深。 晓池洗钵云常润,夜阁翻经月自圆。
碧眼谁参庭畔柏,赤身难伴社中莲。
琴湖又名桐琴湖,与九龙泾相通。梧桐乃凤凰之树, 饱看胜景多佳句,好为闲人寄一编。
古琴以桐木为料,方能奏出雅音。 (阿土等编)
林表明,临海人,《台州府志》列入文苑。参与陈
螺洋景区 耆卿修《嘉定赤城志》,并辑《赤城集》28 卷。
明代施磐《游圣水寺》诗:
【南山善法寺】 善法寺位于螺洋街道南山岙里,民间
称之为南山寺。寺院始建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 寻幽休讶我来迟,一笑登临是宿期。
(1008),建时赐额为禅宗寺院。寺内大殿佛座前,嵌着 红叶乱堆骑马路,白云深护蛰龙池。
一石碑,碑上记载着自北宋元佑四年(1089)到明末三 溪山形胜千秋在,岁月蹉跎两鬓知。
次乐助建佛寺的事迹。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同治 欲向瞿昙听偈语,三生石上事还疑。
七年(1868)又进行修理。寺内存有顺治十一年(1654)
大铜钟和光绪年间白底青色花纹的香炉和双龙抢珠“七 施磐,黄岩大寺巷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
如来”石座。寺内还有光绪元年(1875)“长发其祥碑”, 曾官刑部主事、河间知府、山东按察副使。工楷书兼草
介绍清代中期寺院走下坡路的历史:“皇清道光年间, 隶。著有《新斋集》。
坍坏尤甚:绝好香积厨,贫无立锥之地;囗囗丛林院, 明叶良佩《游圣水寺追次唐人濬公池韵》:
钵鲜隔宿之粮。”民国二十四年(1935),寺宇颓坏、 圣泉高挂碧山岑,流入山腰抱梵林。
佛殿倾倒,里人陈紫春等募款重建,并招尼僧灵晓主持, 九曲尚纡游客路,一清真惬野人心。
遂成为尼众寺院。“文化大革命”期间,寺院遭红卫兵 孙生坐啸鸾凤迥,谢客闲行云雾深。
破坏及盗贼的三次洗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寺 只合南州添胜事,故留松月待吾寻。
院恢复生机。1983 年,南山善法寺被列为黄岩县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1985 年 11 月被批准为对外开放宗教场所。 叶良佩,温岭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任贵溪
之后,相继修建了山门、天王殿、药师殿、圆通殿、大 知县。太监督造真人府,恃势横行,良佩绳以法。升刑
雄宝殿、三圣殿、观音殿、玉佛殿、月桂亭、九龙壁、 部主事,有富阉犯罪应处死,夜馈二百金行贿。良佩拒
七宝塔等景点。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 之。著书数百卷,明嘉靖十九年编纂《嘉靖太平县志》。
朴初题写了寺名、大雄宝殿和玉佛殿殿名。殿内有上千 这时温岭(时称太平)分县仅百年,论者说他“记载不
尊佛像。1994 年 4 月以来,95 岁高龄缅甸华侨傅凤英居 苟,笔墨精洁”。白枫岙曾出土他撰写的墓志铭。
士陆续向该寺馈赠 24 尊大小不一玉佛,其中一尊高 1.8 明赵大佑《游圣水寺》诗:
米释迦牟尼玉佛重达 2 吨。现在,寺院占地面积 20 亩,
由 10 间厢房及 8 间斋堂组成。 晓发石林烟,寻山款圣泉。
善法寺坐南朝北,树木翠竹成阴,建筑群红墙黄瓦, 秋声红叶里,野望夕阳前。
古朴典雅,飞檐画栋,金碧辉煌,富有诗情画意。附近 酒至余元度,诗成得惠连。
溪水潺潺,清代时有“溪风喧竹户,山月落茅檐”诗句 冥心禅榻夜,应结比丘缘。
描绘此寺。寺院后面是白云山,古时有“白云纷如絮”
赵大佑,温岭冠城人,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
之说,每日清晨,白色的云雾穿山缭绕,烟雨空蒙。 曾任御史,官至南京兵部尚书,任刑部侍郎时,命查伊
第 1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