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0 - 《鹿城史志》二O二一·秋冬(总第十六期)
P. 150
他们看到互助组能帮助成员解决困难,也先后加入了潘顺发的互助组。
潘顺发领导的互助组户数越来越多,生产发展了,产量提高了,组
员收入也增加了。潘顺发互助组在藤桥一带起了积极的带头模范作用。
一九五三年,潘顺发被评为互助组劳动模范,同时被选为永嘉县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一九五四年,他出席省青年代表大会,上级发给潘
顺发互助组双层打稻机和收音机等奖品,他个人也获得了一枚劳动奖章。
潘顺发互助组有一套生产管理与分配办法。这套办法推动了生产力的
发展。
首先是对组员土地按照土质好坏、远近不同分等级定出产量标准、所
需工数和各种肥料多少,实行定额管理,对劳力实行按件计分,多劳多得。
年终分配的办法是:先提取当年全部产量的 50% 作为地租。地租包括投入
土地的报酬与应纳的田粮在内。另外 50% 除留足种子外,作为组员口粮和
饲料粮,再提出少量作为奖励与预备粮。预备粮预存入国家仓库,作为歉
平年之需。
组员的口粮也以每人年平均 480 斤稻谷计算,再考虑劳力强弱和年龄
大小分配供应。此外,组员还按工分、肥料、牲畜及奖励等计定粮食,所
以组员的粮食大都是略有积余。
藤桥寺前村潘顺发组织和领导的互助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
以一颗闪耀的星辰载入农业合作化的史册。
责任编辑:戴爱华
140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