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5 - 《鹿城史志》二O二一·秋冬(总第十六期)
P. 175

吟留别》)”“康乐上官去,永嘉游石门。江亭有孤屿,千载迹犹存(李

                  白《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别》)”;欣赏谢灵运诗境的有“梦得池塘生春草,
                  使我长阶登楼诗(《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其一)”等。
                      宋代叶梦得(1077 - 1148)有语论谢灵运诗境:“池塘生春草,园

                  柳变鸣禽。”世人多不解此语为工,盖欲以奇求之尔。此语之工,正在无
                  所用意,猝然与景相遇,备以成章,不假绳削,故非常情之所能到。诗家
                  妙处,当须以此为根本,而思苦言艰者,往往不悟(《石林诗话》)。而

                  宋代理学家朱熹的一位学生,名叫曹彥约(1157 - 1228),一天坐在屋里,
                  忽然觉得“新春盛寒中闻禽声有春意”,遂写成一篇诗话《池塘生春草说》,
                  悟出“草犹旧态,禽已新声……诗意感怀,因植物之未变,知动物之先时”

                  的一番理趣。
                      宋金对峙时期,那位“问世间情为何物”的金国著名诗人元好问,虽

                  无缘跨境“签到”永嘉,却用“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极
                  度赞美谢灵运的诗歌艺术。
                      清代何焯有语评说:谢灵运《登池上楼》,只似自写怀抱,然刊置别

                  处不得,循讽再四,乃觉巧不可阶。“池塘”一联,惊心节物,乃尔清绮,
                  惟病起即目,故千载常新(《义门读书记》)。



                      谢客岩边春草吟



                      池上楼因谢灵运诗句名闻天下,文人墨客仰慕纷来。早期的如唐代诗
                  人张又新 ( 今河北深县人),唐宝历年间(825 - 827)任职温州刺史。
                  他曾写下许多赞美温州风光的诗篇,在《谢池》和《春草池》两诗里写道:



                                                 谢 池
                                   郡郭东南积谷山,谢公曾是此跻攀。

                                   今来惟有灵池月,犹是婵娟一水间。



                                                                                     苑 艺
                                                                                   兴 漫
 165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