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鹿城史志》二O二二·春夏(总第十七期)
P. 18
常奇秀,可惜缺少梅花为伴,应该在山上种植梅花。大家欣然同意,纷纷
捐资,共同筹划买花种花的事情。道尹张宗祥亲自督促带领衙役和仆人精
心选择位置种好梅花。两个月左右时间过去,梅花逐渐开了,刘绍宽、符
璋、陈仲陶等诗人兴致勃发,纷纷挥毫赋诗,长歌断句琳琅满目,争长斗
胜,蔚为盛事。张宗祥也诗兴大发,写下长篇七古《东山种梅歌》(选一),
详细记述了这次因秋祭种梅吟梅的经过:
今年秋祭正正筵,忽然一客起席前。
为言有石极奇秀,何不补梅向石边。
四座问言各微笑,客何为者语独妙。
争分鹤俸致客前,连聘梅妻貯冰峤。
客者周君字仲明,六十微髯疏且清。
诗人们因梅赋诗,因诗蔚为盛事,皆是
难得的人文风采、白鹿诗韵。
3. 研究总结“鹿城中心诗群”的诗词
主要创作风格和审美旨趣
可从五个不同时期诗人群诗作入手,
分析研究各自风格和旨趣特征,突出其温州
(鹿城)诗歌地理文学独有的山水田园诗作
的隐逸、空茫、清寂和思古、旷远特性,并
结合永嘉学派、南戏和书画创作等代表成果,
总结“鹿城中心诗群”的艺术精神和人文价
值。由之确立“鹿城中心诗群”的文学地理
概念、类型形态和人文精神;同时,将之艺
术精神和人文价值融入瓯江山水诗路重点建
设项目,包括文化景观类、文化研究类、文
08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