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鹿城史志》二O二二·春夏(总第十七期)
P. 27
受制于太上皇,又错用了主和派,导致符离之战的失败。
为了坚定皇帝收复失地的决心,叶适根据当时实际情况,提出了“守
定而后战”的战略方针和具体措施。一是先在两淮等地巩固边防,做到能
战能守;二是积极整顿军队,肃清贪腐;三是要求文武百官应该熟习战事,
以免临时惊慌。由于当时的军队腐败、涣散,军官反目等等原因,又导致
开禧北伐的失败。
叶适在外患的严重威胁下,其爱国之心促使他考虑改革内政,振兴南
宋,恢复中原,统一祖国。所以,他对当时困扰南宋的“冗官、冗兵、冗费”
三大问题进行了大胆的揭露,同时还提出了改进的意见。但最终难以如愿。
三、叶适的学术思想
永嘉学派虽盛于南宋时期,而实际上溯源于北宋中期。当时就有王开
祖、丁昌期两人在永嘉从事学术活动。到了南宋,温州人才济济,文科士
进士多达 1147 名,其中有传记载入《宋史·儒林传》的有 6 人:薛季宣、
陈傅良、戴溪、叶适、蔡幼学、叶味道。
薛季宣是南宋时期永嘉事功学派的创始人。在谈及永嘉学派时,今人
在《叶适的唯物主义及其对哲学的批判》中,认为“它真正获得独立的思
想体系而自归门庭的,被当作一个异端的学派,可与理学、心学两派称鼎
足的,实由薛季宣作为转变的中介”。
在永嘉学派的形成中,陈傅良是一个上承薛季宣、下启叶适、蔡幼学、
曹叔远等人的桥梁,是永嘉学派中一位重要的学者。
叶适在薛、陈的事功学说的基础上,随着其政治实践的丰富,悉心研
究经史,使永嘉学派有了很大的发展。永嘉学派提出“事功思想”,主张“经
世致用,义利并举”,重视经史和政治制度的研究;主张通商惠工,减轻
捐税等政见,都是代表进步思想的。学术思想本身就是以政治思想为基础
的。叶适不愿依傍门户,勇于探索,使永嘉学派真正与理学派、心学派鼎
瓯 东
鸣 鹿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