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3 - 教育志(一)
P. 363

第七章  基础教育(上)

















                                           基础教育,包括学前(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学教育,系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


                                  的奠基工程。普及基础教育向为国家追求的目标,浙江省自清末创办新式学堂始,已为此奋



                                  斗了一个多世纪,虽历尽艰辛,仍矢志不渝。1989年,基本普及小学教育的百年追求终成现


                                  实。随之,又于1996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历史性突破。2004年,浙江成为



                                  中国大陆各省(区)中第一个基本普及从学前三年到高中阶段15年教育的省份,普及基础教



                                  育的历史使命终告完成。从外延扩展为主转为内涵发展为主,实现优质基础上的均衡发展,


                                  已成为浙江省基础教育的新一轮发展目标。










                                                                                       第 一 节   基 础 教 育 发 展 历 程









                                           自清末兴新学起,浙江的基础教育已走过百余年风雨历程,几经波折起伏,终于在20世



                                  纪80年代后,先后实现了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基本普及从学前三



                                  年到高中阶段15年教育的三大历史性突破,以基础教育强省的风姿崛立于全国。





                                           一、清末基础教育







                                           (一)新式小学堂的兴起





                                          浙江省的近代新式小学堂在癸卯学制颁行前即已出现。光绪五年(1879年),宁波知府


                                  宗源瀚创办的辨志书院即因开设有国文、算术、舆地等学科而转型成为新式学堂。此后,兴新



                                  学渐成风气,各地热心办学的地方官绅受维新思想影响,或将义塾、书院改办为设置近代教育



                                 课程的小学堂,或利用闲置的庵庙、祠堂等兴办新学堂。虽初办时大多属初等小学堂,所设课


                                  程尚无规范可循,也有时办时停者,但仍适足以领当时风气之先。



                                          癸卯学制颁行后,设置小学堂的进程随之加快,据宣统元年(1909年)浙江省学务公所


                                  《第一次浙江教育统计图表》所示,全省高等、两等、初等小学堂数,光绪二十九年为109所,在



                                  堂学生0.31万人;光绪三十年为161所,在堂学生0.5万人;光绪三十一年为274所,在堂学


                                  生2.38万人;光绪三十二年为685所,在堂学生2.4万人;光绪三十三年为1106所,在堂学



                                  生3.81万人;光绪三十四年为1451所,在堂学生5.07万人。至宣统元年,已增至1822所



                                  (另有53所因缺失报表而未予统计在内),其中官立的172所,占9.4%;公立的1443所,占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