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教育志(一)
P. 45

概                        述


















                                           浙江省乃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遍及东南亚的“百越文化”源头。新石器


                                  时代的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等,既交流融合,又相互承



                                  接,构成了可与黄河流域中原文化相媲美的史前文明,并成为此后吴越文化的主流。


                                           自远古至今,浙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无须臾可离教育。虽则初时的教育形式仅限于口耳



                                  相传,但对不同类型文化的交流融合、古老文明的代代相传仍然功不可没。自秦汉以降,随数



                                  次全国人口大迁移,大批北方人士移居浙江境内,造就了吴越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学校教


                                  育成为主要教育形式,浙江渐成人文荟萃的文化之邦。自清末创办新式学堂始,浙江教育进



                                  入新的发展时期。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更得长足发展。其间虽历尽艰辛,仍矢志



                                  不渝,终成含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完备教育体系,并对全省经济社会


                                  发展起着日益重要的推进作用。









                                                                                                                          一










                                           浙江教育发端甚早。春秋时期,越王句践即有“十年教训”之举,对士民实行教化、训练,



                                  以提升国力。唯其时的教育以对士民实时传授生产、生活经验及强化军事训练为主,尚非正



                                  规学校教育。浙江的学校教育发轫于何时,尚待查考。但东汉时期,省内书馆(相当于后世的


                                  民办小学)等私学机构已趋兴盛则已有据可查。据王充在《论衡》一书中自述,东汉建武年间



                                  (5—6年),上虞已有规模可达“小童百人以上”的书馆。其弃官归里后,也在著述同时收徒
                                    2
                                           5
                                  讲学。东汉和帝年间(89—05年),吴会地区(指吴郡、会稽郡)“学风炽盛,人才备受重用”
                                                                                    1


                                  “习经者以千数,道路但闻诵声”①,可见其时学校教育之盛。西晋太康四年(283年),横阳县



                                  (今平阳县)建学宫;东晋太宁二年(324年),永嘉郡建郡学,此为浙江省地方官学之滥觞。东


                                  汉末,高察在天台华顶山麓建读书堂;南朝刘宋时,龙游县所建蒙山精舍和天台县所建顾欢读



                                  书堂,则为浙江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书院。



                                          浙江教育至唐代已渐成系统,湖州、明州、越州、衢州、处州已设有州学,富阳等8县则设


                                  有县学;又有龙游县、越州、慈溪县、象山县、寿昌县先后所设的九峰书院、丽正书院、德润书



                                  院、蓬莱书院、青山书院,成为开启国内书院教育新篇的重要力量。唐天宝十四年(755年),







                                         ① 《后汉书》卷三十六《郑范陈贾张列传》。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