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2 - 教育志(一)
P. 472
的41所大、中、小学为观察点,对40205名7~22岁共16个年龄段的学生,按国家统一标准
和办法进行检测,并得出了总体分析结论:全省学生健康情况呈“乡村优于城市,女生优于男
生”的态势;男女学生的身高、坐高、肩宽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全国均值,但重量处于中等水平,
胸围等围度则处于中下水平,发育不够匀称;视力低下率达40.6%,中学生视力状况在全国
各省市中居倒数第四位;青春期高血压的检出率上升幅度较大,心脏病、肝炎、结核、沙眼、脊
柱畸形侧屈等患病率也较高。
1986年2月起,全省中小学开始有步骤地推行健康监测和健康监督制度。本年,即有杭
州、宁波、温州3市及台州、丽水2地区分别选定城市中小学各8所和农村中小学各4所,湖
州、嘉兴、绍兴、衢州、金华、舟山6市分别选定城市中小学各4所和农村中小学各2所,对学
生进行健康监察。1988年10月,省教委、省卫生厅又决定将杭州市紫阳小学、向阳中学,嘉
兴市新丰镇小学、新丰镇中学及新丰镇校,嘉兴市王店第一小学、王店中学7所中小学校作为
全省学生健康监察试点学校,由省卫生防疫站成立健康监察组,按照国家颁发的《学生健康监
察试行方案》组织实施。1989年3月,省教委、省卫生厅联合通知各级卫生防疫站于站内建
立学校卫生科,并依据《浙江省中小学学校卫生监督试行方案》,对学校的建筑设备、教学过
程、体育课和其他教学活动进行预防性和经常性的卫生监督,并要求1989年内全省有50%
的城市中小学,20%的农村中小学实行卫生监督制度。同年,省教委、省卫生厅又发出《关于
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的意见》,要求:在全省中小学生中普遍加强防龋和驱蛔治疗,并为学生粪
检呈阳性者服用驱蛔药;城市学生刷牙率达到100%。据此,粪检呈阳性的城市学生普遍服
用了驱蛔药,农村学生的服用率也在80%以上。各地并对中小学生分期分批进行口腔检查,
对龋齿患者使用防龋药物治疗,较严重者则及时转诊补牙。
至20世纪80年代末,中小学健康监测已覆盖省内50%的城市中小学,20%的农村中小
学。此后,覆盖率逐年提升,至2010年,已覆盖全省中小学。根据学生健康状况综合监测结
果,自90年代起:视力不良、肥胖等已成中小学生的常见疾病,并呈明显上升趋势;学生吸烟、
酗酒、少女怀孕、离家出走、暴力等健康危险行为也表现出发展态势,心理问题已成威胁儿童
青少年成长的重要问题。同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也以在学校发生的事件占比较高。
据此,90年代以来,浙江省中小学卫生工作管理办法屡有修订,各中小学均据此逐步配置、完
善学校卫生机构和卫生专业人员,制订、完善学校卫生工作制度,做好学生体质测试和免疫接
种查验,改善食堂卫生和学生伙食营养搭配,坚持开展各项体育锻炼活动和眼保健操,加强传
染病预防工作和报告制度。同时,日益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至2010年,全省绝大多数中
小学均已建立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室或咨询室,专门配有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并接受省中
小学心理健康办公室的工作指导和心理咨询教师培训。
六、学校艺术教育
(一)艺 术课教学
清末时期,全省小学堂均设音乐科,授平易之单音乐歌;中学堂则设图画科,授自在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