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0 - 教育志(一)
P. 500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20世纪50—70年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省高中均取消原有的公民、军训等课程,增设政治课,其余课



                                程基本维持原状。1950—957年,执行教育部所颁各学年度教学计划,设有政治、语文、外国
                                                                                1

                                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生理卫生、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制图、工农业基础知识



                                 (956年起增设)15门课程。1958—965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1
                                   1
                                提出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原则,由省教育厅自行制订教



                                学计划,城乡中学依不同情况分两类要求执行:重点中学和城市中学执行第一类教学计划,所



                                设课程与教育部制订的通用教学计划一致;县镇和部分条件较好的农村完全中学执行第二类


                                教学计划。



                                         “文化大革命”时期,初时一般均设置毛泽东思想教育、语文、数学、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



                                础知识、军事体育、革命文艺、外国语(无条件开设的学校不开)8门课程。1973年1月起,又


                                按省革委会政工组教育局所订教学计划,改设政治、语文、数学、外国语、物理、化学、农业、历



                                史、体育、音乐和美术10门课程,并规定每周须有8小时兼行学工、学农、学军,可集中安排,


                                也可分散安排。



                                          2.20世纪80—90年代



                                         1978年秋起,全省高中开始恢复执行教育部制订的教学计划。开设政治、语文、数学、


                                外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生物、农业基础、生理卫生、体育、音乐、美术14门课程,并规



                                定每年有8周用于学工、学农、学军。1981年秋起,全省重点中学和一些条件较好的全日


                                制中学开始执行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六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该教学计划规



                                定: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生理卫生、体育、音乐、美术、劳动



                                技术教育为必修科,另在高三年级增设人口教育讲座。高中二、三年级分别执行单科性选


                                修、分科性选修(侧文选修或侧理选修)两种教学计划:执行单科性选修计划的学校,由学生



                                 自选1~2门选修课程;执行侧文或侧理选修计划的学校,则实行文、理分科,分别适当提高



                                其文、史、地或数、理、化课程的程度。1982年3月,省教育厅又另行制订《浙江省第二类全


                                 日制高中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第二类全日制高中自高二年级起不设外语课而改为分



                                设两类选修课,甲类选修课用于加强主要文化课的教学,乙类选修课用于加强职业技术


                                教育。



                                          20世纪80—90年代浙江省高中课程的设置与变化情况可略述如下:



                                          政治  开设于各个年级,1981年起分授政治经济学常识、辩证唯物主义常识、时事


                                政策。



                                          语文  开设于各个年级,所占课时大体在20%。


                                          外语  开设于各个年级,以英语语种为主,其教学所占课时大体保持在14%。



                                         数学  开设于各个年级,1981年前,为不分门类的混合课程;1981年起改为分设代数、立



                                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微积分初步4门课程,平面三角的内容则分散于代数及几何教学中。
   495   496   497   498   499   500   501   502   503   504   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