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方言志
P. 31
8. 其他
“大”字,白读音“唐佐切”,果摄开口一等去声个韵定母;文读音的韵母接近北京音[ a],大
都符合蟹摄开口一等去声泰韵定母“徒盖切”。例如:
“打”字读“德冷切”,梗摄开口二等上声梗韵端母,不跟假摄开口二等马韵相混。例如:
杭州例外,读[ ta],跟“冷”字不同韵,不合“德冷切”,跟北京话相同。
9.声调的种类
声调分类以古“平上去入”的调类系统为基础。不管今分几个调类,都依声母的清浊分为
阴调和阳调两类。阴调只拼清音声母,包括紧喉鼻流音声母;阳调只拼浊音声母,包括带浊流
鼻流音声母,可以简括为“阴清阳浊”。8 个或7 个调类是主要类型,8 个调类即“平上去入”各
分阴阳,少于或多于8 个调类的都在8 个调类的格局上分并增减。分8 个调类的方言最为普
遍,有40 多个方言点。例如:绍兴、温州、嵊县等。分7 个调类的有20 多个方言点。例如:杭
州、金华、丽水等。分6 个调类的有10 多个方言点。例如:象山、永康、诸暨等。
此外,还有9 个调类的嘉兴老派方言,5 个调类的宁波新派方言,4 个调类的余姚新派方
言和慈溪浒山新派方言。
10.上声的归属
上声,尤其是全浊上,在声调分类中除8 个调类的方言外,都发生了变化,归纳起来大致
有以下不同的归并。例如:
(1)清上:归阴平,如萧山、上虞、象山。
(2)次清上:归阴去,如嘉善;归阳去,如平湖。
(3)浊上:归阴上,如龙泉;归阳平,如萧山、上虞、象山;归阳去,如嘉善、平湖。
(4)全浊上:归阳去,如杭州、临安;归阳平,如临海、仙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