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方言志
P. 34

阔:宽。


                                             狭:窄。



                                             靳:音同“斤”,吝啬,当用的财物舍不得用。



                                             壮:(人)胖,(动物)肥。


                                             (粥)薄:稀。



                                             (粥)厚:稠。


                                             (人)长:高。



                                             (看)牢:(看)住。



                                             木:(思维、行为等)反应慢,不灵敏。


                                             弗/ 勿:否定副词,跟“不”相当。



                                             忒:音同“脱”,程度副词,跟“太”相当。



                                             貤:音同“夷(去声)”,表示重复或并立的副词,跟“又”类似。



                                             个:助词,相当于“的”。声母是[ k] ,有时念浊音[ g] 或[ 〓] 。


                                             2. 古语遗留的方言特征词



                                             有些古语词在普通话里已经不用,而在各地吴语里仍然沿用,成为方言常用词。例如:


                                             滗:挡住容器里的固体倒取或倒去液体。《广韵》:鄙密切,“去滓”。



                                             庎:放食物食器的橱柜。《集韵》:居拜切,“所以庋食器者”。



                                             箸:筷子。《集韵》:迟据切。《玉篇》:“饭具也。”


                                             〓:晒衣服用的竹竿儿。《集韵》:下浪切,“竹竿也”。



                                             塳:尘土。《集韵》:蒲蒙切,“尘也”。



                                             〓:核儿。《集韵》:胡骨切,“果中实也”。


                                             㿭:皮肤受冻或被风吹而干裂,也指土地或器物的裂缝。《集韵》:耻格切,“皴也”。



                                             楤:挑柴等用的担杠,两头尖或不尖的。《集韵》:粗丛切,“担两头锐者”。


                                             〓:斜柱,支撑。《集韵》:耻孟切,“支柱也”。



                                             脬:膀胱。《广韵》:匹交切,“腹中水府”。



                                             䈆:竹篾编制的圆形浅口的器具。《集韵》:徒盖切,“海隅谓篮浅而长者”。


                                             鏊:平底铁锅,烙饼用。《集韵》:牛刀切,“釜属”。



                                             䐥:食物腐烂的气味。《广韵》:乌孔切,“臭貌”。《集韵》:乌贡切,“臭气”。


                                             岬:山峡。《集韵》:古押切,“两山之间”。



                                             〓:平整的湿物而皱起。《集韵》:克角切,“干也”。



                                             㹙:牛的叫声,唤牛声,小牛。《集韵》:乌猛切,“犊也,一曰牛鸣”。《玉篇》:“唤牛声。”


                                             棑:筏子,水上交通工具,一般用竹子平排编扎而成。《广韵》:蒲佳切,“棑筏也”。



                                             〓:器物上的缺口。《集韵》:牛辖切,“器缺也”。



                                             㪗:把卷着、裹着、折着的东西打开。《集韵》:他口切,“展也”。


                                             鐾:在缸沿、皮子或粗糙的布上磨刀,也泛指摩擦。《集韵》:蒲计切,“治刀使利”。



                                             㽹:恶心欲吐。《集韵》:方愿切,“心恶病”。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