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0 - 《鹿城区志》
P. 370

. 262 .  温州市鹿城区志                                                                                                                                                                                     卷七 城市规划       . 263 .




            化江滨路等自然景观道路的空间。保护小南门河、                             江滨路的沿路绿化。改善道路景观和环境品质。                                                 道的走向、城市的主要建筑群体位置以及外部空间。                           保护文物古迹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持以公安路轴线
            九山河等环城水系,并适当恢复历史文化保护区内                                消防规划划古城内加强消防设施的配备,对于                                               其重点为由积谷山、华盖山、海坛山、郭公山、江                            为代表的传统街巷的空间尺度和街巷格局。局部恢
            的历史性河道,形成和谐的江南水乡城市的独特景                             一般地区和新建建筑,应严格按照消防规范的要求,                                               心屿、松台山九山河等历史文化保护区及小南门河、                           复河道。保护谯楼东侧残存一段内城城墙,拆除城
            观空间。此外,以传统的居住形态为范本,根据实                             留出足够的通道和间距。可拆除一些历史风貌差的                                                瓯江、滨江带、勤奋河、九山外河、花柳塘河构成                            上及两侧民房,维修城墙,在完整体现城楼基础上,
            际情况,选择各民居类型中某些有特色的建筑,如                             建筑,留出空地和间隔作为消防通道。对于历史建                                                的水乡城市、山水清远的格局,充分体现温州市历                            在三楼开辟“温州历史文化名城发展史”陈列馆。
            厉宅、谷宅等,改造内部结构,完善居住环境,恢                             筑集中的区域,以及街巷尺寸窄小,传统风貌浓郁                                                史文化名城山水古城的风貌特点,强调“一环、十线、                              解放北路历史文化保护区区范围:南至广场路,
            复其传统居住空间格局。                                        的空间,应采用提高消防设施的配置数量和等级,                                                九片”的保护。重点保护自然山体、水体,以及城                            北至江滨路,西至府前街,东至解放北路以东 50
                道路交通规划划历史城区内富有特色的街巷如                           多设置取水口,改良装备等方法,提高火灾补救能                                                市水系和连接山体、水体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                            米及与墨池公园相连。总面积 13.7 公顷,其中重点
            解放路、五马街、城西街等,应保护原有的空间尺                             力。配备专用于历史文化保护区、尤其是重点保护                                                城墙遗迹等历史要素。保护城市与山水结构关系和                            保护区 3.1 公顷。目标:呈现古城纵轴线上完整的
            度;需要拓宽的非历史性道路,其拓宽程度不得影                             区的尺寸较小、运行灵活的消防车辆,并配置人工                                                空间特征,以及历史文化保护区与山水城市格局的                            商业街格局,体现温州 20 世纪 30 年代~ 40 年代
            响街区历史的空间特征。调整路网结构,鼓励公共                             携带式消防配备。改善基础设施,集中供应管道煤                                                有机关系。                                             中西合璧商业建筑风貌。要求:保护旧城纵轴线商
            交通,加大环古城道路的密度和宽度,加强江滨路、                            气,埋设电缆,减少火灾发生率。                                                           山水格局绿化环开辟水上和陆上通道,作为旅                          业街格局。保护典型的商业建筑,进行立面整修。
            人民路、望江路、广场路的通行能力。历史文化保                                保护等级与保护范围划分别对温州城区市级以                                               游观光线路和历史内涵展示线路,安排历史文化和                            改善商业环境和设施。整治与历史风貌有冲突的一
            护区内街道、路巷保持原有的尺度、比例和格局,                             上文物保护单位 97 处和文物保护点 26 处划定保护                                           民俗民风展示内容,开辟多主题旅游观光和休闲活                            般建筑,繁荣商业,发展文化。
            宜采用历史上的原有路名。一般不得设置大型停车                             范围,划分不同等级的建设控制地带,执行不同等                                                动,利用历史建筑或新建展示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建                                城西街历史文化保护区区范围:南至广场路,
            场、加油站和广场。停车优先考虑地下停车方式,                             级的保护规定,以使古城环境风貌符合文物古迹的                                                筑,开设民俗博物馆、展示场、传统工艺学习所和                            北至三官殿巷,西至信河街,东至人民广场。总面
            条件许可时可采取路边停放。五马街开辟为全天候                             保护要求。                                                                 演示场以及名人故居等串联成线,增加古城山水绿                            积 23.1 公顷,其中重点保护区 10.6 公顷。目标:
            步行街,街区内鼓楼街、晏公殿巷等进行交通管制,                               历史文化保护区分重点保护区和传统风貌协调                                               化环的内涵。                                            呈现近代外来文化和内城空间格局演变的风貌区。
            对通行车辆进行限制,并在街区外利用空地布置停                             区。重点保护区由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点、                                                    保护整治五马街、解放北路等传统商业街区;                          要求:重点保护城西基督教堂、夏鼐故居等受外来
            车设施。过境交通不得穿越古城,交通组织应以疏                             传统建筑物以及连接这些传统建筑物的主要街道、                                                保护岁时节庆、清明行青、端午竞舟、庙台戏、祀神、                          文化影响的中西合璧式的建筑。维持城西街、沧河
            解为主。                                               视线所及范围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山体、水体等历                                                闹元宵、拦街福等传统民俗民风;保护南戏、陶瓷业、                          巷的街道尺度,形成传统商业街。整治道前桥菜场,
                绿化系统与生态环境规划划在老城区内各类设                           史要素所共同组成的区域。五马街、解放北路、城                                                瓯塑业、油伞业、草席业、竹筘业、瓯绣业、挑花业、                          通过绿化水体的环境设计,暗示内城西侧护城河的
            施的配置,应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视绿                             西街历史文化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区建筑,控高为 3                                               黄杨木雕等传统戏曲和传统手工业。                                  历史景观。
            化空间的组织,尽量减少对空气、水体、土壤的污染,                           层,高度不超过 10 米;江心屿、海坛山、华盖山、                                                                                                   海坛山历史文化保护区区范围:南至江滨路,
            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对市区范围内的古树名木,                             积谷山、郭公山、松台山九山河等历史文化保护区                                                    ৥ൎ໓߄Ќ޹౵ܿ߃                                     北至望江东路,西至水门头,东至环城东路。总面
            应由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古树                             的重点保护区建筑控高为 2 层,高度不超过 7 米。                                                江心屿历史文化保护区划范围:江心屿东部                           积 17.2 公顷,其中重点保护区 4.7 公顷。目标:体
            名木的档案和标志,划定保护范围,加强养护管理。                            建筑色彩应与温州传统建筑的色彩协调,性质为居                                                29.9 公顷,重点保护区 7.9 公顷。目标:体现江心                      现古代治水祭祀及寄祥之地的历史渊源,展示悠久
            环城绿化:用绿化手段突出山水城市格局,形成环                             住或商业等公共建筑,铺地与街道小品(如标牌、                                                屿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遗产,以及与温州古城                            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遗产,以及与温州古城的密切
            城山水绿化带。滨江绿化:结合温州古城水系的保                             路灯等)应体现传统的风貌特色。传统风貌协调区                                                的密切关系。要求:改善革命烈士纪念馆,增加红                            关系。要求:突出叶适纪念建筑,重点反映永嘉学
            护和疏通,强化江滨路的绿化种植和绿化配置,结                             是为了协调重点保护区的风貌,体现历史文化环境                                                十三军纪念内容;维护整修文天祥祠及浩然楼,搬                            派文化脉络,迁修叶文定公祠于山南麓,与叶适墓
            合海坛山和郭公山的山体绿化,提高江滨路景观道                             和传统风貌特色所必须控制、协调的范围。在此区                                                迁海月楼餐馆,整修后园。改建历史博物馆、陈列                            相呼应,海坛广场塑叶适纪念碑;维修天宁寺,辟
            路的品质。城墙绿化:结合海坛山、华盖山等城墙                             域内应控制建筑的高度、体量和色彩。五马街、解                                                温州文化发展史;修建谢公亭、澄鲜阁,突出谢灵运;                          为“弘一法师纪念馆”;在海神庙遗址立海神庙碑,
            遗址的保护和部分修复,强化并完善沿古城墙墙基                             放北路、城西街等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传统风貌协调                                                维修东塔;建诗廊、陈列题标江心屿诗词,营造诗                            陈列东汉永宁县县城历史,朔门街的风火墙移建此
            的绿化系统。以灌木和少量乔木的形式,结合有关                             区建筑控高为 4 层,高度不超过 16 米;江心屿、                                            岛氛围;将市区典型古台门等表现传统居住文化的                            山。
            城墙的小品设置,烘托古城墙的庄重古朴的历史氛                             海坛山、华盖山、积谷山、郭公山、松台山九山河                                                建筑建到江心屿;把古城改建中收集的古建筑物件                                华盖山历史文化保护区区范围:南至公园路,
            围。庭院绿化:强化近人尺度的庭院绿化,种植单                             等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传统风貌协调区建筑控高为 6                                               集中到江心屿,建立温州古建筑博物馆。                                北至江滨路,西至高盈里、河西桥,东至环城东路。
            株观赏植物形成视线吸引点,提高居民的生态意识,                            层,高度不超过 24 米。建筑内容应根据保护要求                                                  五马街历史文化保护区区范围:以五马街、公                          总面积 21.4 公顷,其中重点保护区 6.4 公顷。目标:
            提倡居民对各自的庭院进行自赏绿化布置。为古城                             确定,对建筑色彩的主色调予以控制,功能以居住                                                安路为主干,南起纱帽河,北至广场路,西起大同巷,                          体现温州悠久博大的文化成就,传承历史遗迹,揭
            内部的老屋旧宅增添绿色的生机。广场绿化:在古                             和商业娱乐等公共建筑为主,以取得良好的空间过                                                东至解放南路,总面积 16.5 公顷。其中重点保护                         示温州古城的城市结构和城墙防护关系。要求:突
            城内主要是结合文物点保护范围的划定设置点式绿                             渡景观。                                                                  区为 8.8 公顷。目标:集购物、商贸、文化、娱乐                         出东瓯王、王羲之纪念建筑,重点应以温州文化成
            化体系。强化人民广场和麻行广场的广场绿化。道                                保护和继承山水城市的格局,强化环古城山水                                               休闲为一体的复合型商业社区。要求:规划为集购                            就和传承历史为主要内容。恢复东瓯王庙,开辟温
            路绿化:强化交通性和景观性主要道路,如人民路、                            绿化带及江心屿与城市结构的关系,强化道路和河                                                物、商贸、文化、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复合型商业社区。                          州文化史陈列室,维修墨池,立清乾隆五十年总兵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