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3 - 雍正开化县志(点校本)
P. 343
343
湖山堰诗序 鲁 贞
越繇古称不毛,衢开化又越绝壤。至汉,其地始列中国。山川塞不间断,无广原大川,
居民缘崖阜,线路侧出,后不瞻前,左不见右。并山为田,田硗陋稀少,为他州剧。其山势
掣电奔放不顾,若飘风驾云,漫不见踪迹;其水皆自高走下,剽悍湍激,毋异高屋上建瓴也。
聚百十水始曰溪,汇数十溪仅容舟。予尝溯浙江,所历滩相属直泻,辄数丈,少亦不下七八
尺,舟行犹惊鸟投林而莫适所止,盖等大浪滩而上,不知其几滩几高哉!宜其水倾而不停也。
山出而不顾,水倾而不停,其地高即涸燥,田又易旱。民耕其间,必截溪筑堰,壅水溉田中,
始可耕,不然虽水潦泛滥,朝溢夕干矣。十里之溪堰,据三之二,弥望如鱼鳞相叠然,溪流
侧浅而筑亦甚易。延祐七年秋旱,开化尤甚,所在陂堰尽竭,岁不登量,所入仅仅,又不足
以更费。湖山去堰三十里,旧有堰,溉田二顷余,里人徐公所筑。至是旱,徐公之孙君衍,
复率众改筑新堰,湖山独有年,诸兄弟作诗以歌之,且因刘伯英介刘思诚来求余叙。余思开
化绝壤也,田少而易旱,君衍独能改筑堰以灌田,非惟能备灾,而又有惠焉,可歌哉!昔白
公引泾水,首谷口,尾栎阳,袤二百里,注渭中,溉田四千余顷,而民歌之,宜矣。方之湖
山为何如?余于昔见白公,于今不自意见君衍,是以喜而叙之。
《梅花诗》序 张道洽字泽民
梅花风味,在渊明则为数条佳花,在少陵则为冷蕊疏枝,在和靖则为暗香疏影。三君子
者,梅花中人也,故其诗如此。予官万里海外,盖常道罗浮山下,登广平堂上,岁寒心事,
于梅最深。已未冬归舟,载月拜曲江祠,挹其风度,得咏梅数首。丹山翁先生适持使节,延
而饮之酒,举“一白雪相似,独青春未知”之句,丹山击节称赏。盖翁曩尝荐予于朝,以为
趋向闲雅,有隐君子风操,岂变化亦入梅花品格者乎?别庾岭十年,留此面与梅花相见,无
一点愧色。故山云卧,因取余篇,裒成小集,索共檐梅一笑,但未知视三君子风味何如耳?
予诗似梅乎,梅似予诗乎?黄梅夜半,当持叩丹山消息。
《实斋梅花诗》跋 施 恕号贞斋
衢先生张实斋咏梅诗余三百首,仅存什一于瀛奎律髓。此集则佥宪方二宜先生所珍藏者。
兹用锓梓,与海内诗家共。其标格风味,方虚谷已有评跋,予复何言?实斋讳道洽,字泽民,
登宋端平二年进士。惜乎位不满才,官至池州佥判云。
徐先生《自鸣稿》序 徐 珢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