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0 - 民国开化县志(点校本)
P. 160

·160·      卷七    建 置 志

             戎马之蹂躏,曾不能以岁计。顺治三年秋,始归版籍,庐舍孑立,田原草横,民生大蹙。
             越二岁,中洲李公以两浙文衡移镇金衢,慨然有安全之志。停骖后,蠲虚文,稽实行,二
             州之间,弊者厘之,益者兴之。立钱粮官解之法,罢仓库农吏之役,兴学校置都长,礼黄
             耈,辑骄伍,缓荒额,清实征,期年大治。以衢最苦南粮本邑,而开较四邑倍甚。有土称

             硗,既非产米之乡;无舟可泛,又不胜挽输之苦。前之奉解者有人矣,甫行符于其室,而
             不能保其妇子之嘻也;及任辇于道,而不能卜其踵履之旋也。公惄然曰:“噫,是病吾民!”
             遂三详部宪,得疏改折。旨下之日,欢声载道,如庆更生。采风至开,开之伏莽蜂相拥也,
             穴险负嵎,脾睨官军,侦报适至,公复惄然曰:“噫,是病吾民!”遂督师深入,授以方略,
             特驻节数日以待之。卒殄渠魁,阖邑载宁。于是开民感公德甚,聚族而议,欲以公惠憩署
             舍之前,棠舍蔼蔼,足以爼豆我公。伸南山台莱之诵,请命于令君。乃相与葺材鸠工,畚
             土筑版,浃旬告成,勒石属徐子为记。因思以公之理学经济,奉天子休命,扬其文教,以
             作髦士菁莪朴棫之化,复约軧错衡,以任公侯腹心之寄,文武大猷,宪于万邦乃不惜其绪
             余以覆庇我开。夫公非有择于开也,而开之所由以治,不能不仰赖于公。公以全力行之,
             如蓄霖之在天,不必计某垓某埏之可以雨而复雨,而受泽之地,若各私其天之在我。矧开

             迩来之情状何似,其为蓷之暵苗之稿也久矣。脱之燖汤之中,而奠之衽席之上,如今之柝
             不鸣,闬不闭,熙熙于闾族之中者,公之泽在一世。浸假天之灵,南粮改折之法永久不变,
             将子姓嗣续而下,得免役车之困,而鼓康衢之腹,公之泽在开者且世世矣。其为庚桑之尸
             祝,固无斁也。诗曰:惠我无疆,子孙保之。此非开之所以不朽公,公且不朽我开矣。谨
             识之如下。公讳际期,号庚生,庚辰科进士,河南之孟津人。
                  望公祠 在城东。为邑人徐九行立。今圮。
                  汤公祠 在县城西山下。为清咸丰间阵亡知县汤世铨立。马金中街亦立有
             汤公祠。
                  节孝祠 在县城隍庙侧。为合邑贞烈节孝立。
                  程烈女祠 在县西声口。
                  义祠 在县南东坑。为本里各姓合赀建筑,以祀祖先。
                  忠烈祠 在卧佛山下。民国二十六年奉令建立。
                  相坞庙 在相坞。唐魏謩建别业于此,后以其址为庙。
                  偃王庙 在八都枧谷。明崇祯甲申造。光绪五年,张振益重修,并捐田四
             亩零。

                  汪公庙 在九都。宋端平二年建。清,汪宰坤重建。
                  周王庙 在华埠横街。同治三年建。
                  昭灵庙 在华埠上街。同治五年重建,即蔡令公庙。
                  福灵庙 在华埠横街。即茅令公庙。清时已废。
                  镇佑庙 在城北龙舌头。又名将军庙。宋徐晋卿夫人江氏建,其后子孙徐
             见可迁居玉山乡,复立庙于十三都前洲。
                  重镇楼 在县署后。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