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民国开化县志(点校本)
P. 39
《开化县志稿(民国 38 年)》 ·39·
三、森 林
甲、檆树林
檆 俗作杉木。本县四乡,凡土质较佳之山,均宜种檆。檆干直而耐霉烂,
为材木之付款者。大山则数万株成林,小则数千株,山有蓬户看守山木。其种
法:在未插苗之前,焚去山草,然后松土插苗,约十年左右,伐其林间柴草,
铺积树根,作为肥料,二三十年便可成材。年供本县应用之外,由木客价拚,
砍木还山,伐去木皮,凿鼻串筏,运输至杭待售。亦有山主自作木客者。每年
本县出口大宗货物,当以檆木为最,出口之数,旺年约百万株,次之或六七十
万株。以现时全县所有苗木及人工估计,充其出产之量,年不能超过百万株也。
乙、松树林
松 本县四乡各山均产之。或杂生檆林间,或全山均属松林,又有生在深
山穷谷之间,大可数围而不能运输出山。除取松香以外,大半腐烂山中,其木
耐重,压入水不腐,可作堤坝之基。本县多取之以作柴薪之用。近年有锯作松
段,贩运衢杭以为铁路枕木者。松木较檆木易于繁殖,即多石之山亦可种之。
若能将全县荒山尽行栽种,购机器以锯松板,则财源所增,正未可限量也。
丙、柏树林
柏 有圆叶、侧叶二种。本质细密,制作器用尤光洁。本县所产以侧叶为
多。凡各处山麓及宅旁多种之,非若松、檆之千万株成林也。木之生长又较松、
檆为难,非四五十年不能成材,出产无多,故出口亦鲜。本县建造房屋多用此
木。
丁、果树林
果之品有杏、梨、桃、李、杮、枣、石榴、梅、柚、栗、枇杷、银杏、胡
桃之类。此为《雍正志》所载。今则产量无几,且有绝无仅有者,仍分别记之。
栗 各乡均产之。惟蟠桃山及对门产者佳,鼎梅乡所产者实较大,每年有
少数出口。
榛 一球一实,状小而尖,亦名珍栗,或作针栗,产量极少。
杮 有牛奶杮、丁香杮二种。亲仁、振新、礼型三乡产者佳。制杮干之法,
以鼎梅、同有二乡为善,其制法皆传自福建。
李 有青李、红李二种。青李以附城之蟠桃山、桑淤二处为佳。
桃 以集义乡所产者为佳,但仅少数。
樱桃 所产甚少,园庭中偶有植之。
杏 所产极少。
枣 有大、小二种。本县所产者均系小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