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民国开化县志(点校本)
P. 41

《开化县志稿(民国 38 年)》          ·41·

             则谓山茶出东乡,叶细而味薄;园茶出北乡,叶粗而味厚。于靛之下,则谓取
             其叶浸池中三日,用石灰和之,有宝色者佳。近年处处种之。是乾隆时,靛利
             己兴而茶之利尚未也。自嘉、道以后,茶靛两项之利,约当檆木之利而有余,
             而姜则出口无几,漆则自给不足。物有兴替,时有变迁,因势利导,是在有地
             方之责者。今记茶靛如下:

                  茶 四乡多产之,西北乡产者佳。其在谷雨以前采摘者曰雨前,俗名白毛
             尖,少出口。其行销于外者,分箱茶、篓茶二种。箱茶由本县茶号复制,行销
             外洋;篓茶则运销杭州。均为绿茶。最旺之年,可出口至六七十万斤。惟制法
             未精,故价值不高。
                  靛 即蓝也。俗呼靛青。宜产阴湿之地,本县四乡山谷间田地多种之。在
             阴历春分后下种其种为上年所留靛之根茎,秋分后取其叶浸靛塘中五日,掏叶出,和
             以上等石灰,沉淀之。塘边有三四小孔,分高下以便放水,最后放靛出,以夏
             布滤去渣滓,盛于箬篓,第二、三次制法亦如之。共运至绍兴、义桥、杭州等
             处销售,以为染料。清同、光之时,每年出产不下万担。自海通之后,矿物性
             染料俗名洋靛充斥市场,于是土产靛青逐渐减少,至今则绝无仅有矣。




                                         五、桐 桕(附茶子)



                  桐子 有永生桐亦名千年桐、三年桐二种。永生桐种后三四年即生子不断,
             至合抱时亦然;三年桐则多种诸檆苗之山,三年后结子,可连采三年,乃伐去
             桐树以俾檆苗之长成。其子榨油,以永生桐为胜,但本县所产多三年桐。自民
             国建元,桐油之价日昂,于是种者日多,遂为出口货大宗之一种。
                  桕子 多种阡陌堤土忠之旁,或留野生之树,均能结子,但不及插接者为佳。
             从前多接条枝,近二十年来悉听其自生自长矣。桕子成熟去壳取蜡,制为桕油俗称皮
             油,其核榨油,名曰青油,可作燃料。民元以后,桕油之价日高,三十六年,每件
             八十八市斤名曰八八组竟涨至一百五十万元之数。若能广事种植,其利当属无限也。
                  茶子 一名山茶子。树高数尺至丈余,开白花。本邑多植山坡间。摘其子
             去壳,可以榨油,名曰茶油,为食油之一,出口不多。




                                             六、药 材



                  山草类 白术、白茅根、前胡、桔梗、黄连、百合。
                  芳草类 青木香、白芷、山柰、泽兰、香附、高良姜、紫苏。
                  隰草类 小蓟、大蓟、木贼、土牛膝、艾叶、旱莲草、车前子、青蒿、板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