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2 - 《台州市志》下册
P. 382
小暑日开始准备,到大暑前后约半个月,大暑日将奉有“五圣”的船送出海。此俗
源于宋代黄岩,清初至民国盛于葭沚。宋代,台州经济重心在黄岩县,黄岩港是台
州主要港口,距江不远的灵顺庙,奉朝廷敕封“五圣侯王”,民间传说是佑民消灾之
神。旧传“黄岩造大船一只,
备载米谷豆麦若干袋,并鸡猪
鱼 肉及 炊 具 什物 ,船上 装 五
圣神像,或红面或黑面,各庙
执事敲锣打鼓,从北门送船在
退潮时入江,随潮远去,可保
商家渔民一年平安。”清康熙
二十四年(1685),浙海关下
设家子(葭沚)分口,黄岩港
图25-13 大暑节送大暑船
逐渐衰落,送大暑船风俗转盛
葭沚。民国25年(1936)《海门镇志》:“葭沚地方,在大暑之前,预备舢板一只,内放
鸡鸭活羊米麦果疏,一切食用品俱全,至大暑日潮落时,放之中流,随潮入海,意为
送鬼神出洋。若逢船被风吹回江内,群疑本年夏秋疫疠必盛,各地男女不辞躬冒烈
日,前往江边堂或城隍庙祈祷。”2001年《椒江续志》:“黄岩灵顺庙临近永宁江,历来
有送大暑船的民俗活动,从建庙时间推算,黄岩送大暑船活动显然要比海门葭沚一
带早得多。随着各地五圣庙的不断兴建,送大暑船活动也蔓延开来。”台州各地送
大暑船是以渔民为主体,商家出资参与,自清初至民国,葭沚送大暑船最为隆重。
2000年,葭沚送大暑船与政府明令渔休相结合,冠以渔休节,但民间仍沿用旧
称。与往昔比较,送大暑船更加隆重甚至铺张,除本地外,各县群众远道而来,万人
拥挤在葭沚观看,活动延续半个月。
· 1438 · 台州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