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 - 《台州市志》下册
P. 77
委宣传部和温岭市委宣传部精心指导,采用干部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形式,称
“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论坛”。始创于温岭松门镇1996年6月15日举办“社会治安”
为主题的民主论坛。有150多位群众自发参加,提出20多个问题,如对镇里投资环
境、村镇建设规划、邻里纠纷、液化气价格等;其中10个问题当场解决,一时解决不
了作解释说明,或承诺具体解决办法和时间。还有群众提出三角马路、朝阳路口
交通混乱状况,要求设立交通标志,松门交警中队立即重点整治,并在交通要道设
立交通标志。当年松门镇共举办4期论坛,参加的群众600多人次,提出问题110
件,当场解决、答复84件,承诺交办26件,被群众称为“不花钱就能办事的好地方”,
是松门的“焦点访谈”。
2001年,仙居在全县731个行政村推行村务大事公决制。由村党支部牵头,村
委会实施,将村民公决事由、决策依据、项目建设初步打算、资金筹措等内容的民
决卡发给18周岁以上村民,达到规定票数比例事项给予办理和实施,未达到票数
缓办或不办。还有玉环县“民主听证会”,由村“两委”向本村18周岁以上村民通
报党务、村务、财务情况,村民向“两委”提出经济发展、村镇建设等方面建议和意
见。天台县村级重大事务民主决策“五步法”,街头镇下发“功过簿”到村,每村确
定记录员,记录镇干部下村工作表现。路桥区“民情夜谈”,横街镇每周安排一个
晚上,轮流到各村居召开座谈会,听取群众意见,镇干部或当场解决,或说明解决
不了原因。
2001年5月,台州市委将民情夜谈、农村民主日、农民讲台、基层民主论坛规范
为民主恳谈,超越最初设定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功能,具备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新功
能。把民主恳谈作为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制度,在台州所属9县(市、区)全面
推广。主要做法:每次民主恳谈会召开前,确定1个专题,提前1个星期,将主题、时
间和地点等,以通知形式张贴到各村居,欢迎群众自由参与;民主恳谈会举办日,
组织镇村有关领导干部、以及与恳谈主题相关的部门专家,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和协
商,有问必答;镇里建立交办制度和反馈制度,每次民主恳谈会后,发出交办情况联
系单,最后将落实情况反馈给提意见群众。
2002~2005年把民主恳谈作为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重要载体,推
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各级领导干部与基层群众交流的方式从“纸对纸”转向“面
对面”,把决策过程从“事后解释”转为“事前讨论”,把工作方式从“关起门来”改变
为“开门纳谏”。
2006年10月下旬,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在全市实施“恳谈日”制度的通知》,
要求组织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开展面对面的交流恳
行政事务 · 1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