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1 - 台州市路桥区志
P. 271
第十一编 经济综述 ■
制。市镀锌铁丝厂、市鞋楦厂在进行企业资产评估的基础上,实施资产委托经营责任承包。
1998年,对国有、城镇集体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第一批列入改制的有7家国有企业和13家
集体企业。3月对路桥酒厂进行改革试点,经过清产核资、资产评估、选择形式、通过方案等工作,
6月27日召开首届职工股东大会,宣告路桥酒厂改制成功。接着对国有企业区医药药材有限公司
改制,9月17日召开首届职工股东大会。台州市液压机械厂被浙江玉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购买
式整体兼并。台州造纸厂、台州通用机械厂、路桥振兴针织厂、路桥印刷厂、台州市订书机厂、台
州棉针织厂、台州化工助剂厂等一批企业改制相继完成。
1999年,台州机床附件厂改制方案的实施,标志着区工业(集团)总公司所辖的国有企业基本
完成改制。
区工业(集团)总公司还重点扶持骨干企业,如浙江金龙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金鹏化工股
份有限公司等。
经过改革,工业(集团)总公司初步调整经济结构,淘汰一批长期停产、扭亏无望,甚至资不抵
债的企业,壮大一批结构合理、销售旺盛、效益可观的企业。
建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0 世纪 90 年代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5 年,台州市新组建国家级
立
业
制
度
现
代
企
企业集团4家,路桥区占2家,分别是腾达市政集团公司和双菱电器集团公司。
境内第一家集资兴办的企业——卷桥综合厂,发展成为现代化的三友控股集团,它经历几次
大的改制,1996年将乡镇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在股权分配上按照技术股、工龄股、创始股三种形
式量化到全体员工;2005年,由企业收购其他方拥有的部分股权,量化给管理、技术、销售等骨干,
并让持股的人才享有股东的合法权益,标志着此家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完成。
第六节 商业经济体制改革
商业经营机制改革
商 业 经 营 机 制 改 革 1995年,国有商业进行企业改革,路桥区五交化总公司推行“国有民营”
方式,区食品总公司全面实行“双百分”考核制度,其他国有企业都制订《岗位责任制》。
区供销联社对农资供应点、主要农副产品收购站(店)和医药、石油等重要商品坚持集体经
营,边、小、微、亏等生活资料经营门店和柜组,主要实行抽资承包责任制形式。金清、横街供销社
完善经营责任制,实行第三轮承包。引入经营竞争机制和风险约束机制,采用风险抵押、公开招
标的办法,调整承包利润标的。
粮食部门实行政企分开、两线运行(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实行分级负责责任制,对承
担政策性业务的仓、站,采取“四定”(定人员、定任务、定工资报酬、定费用标准)的办法落实工作
岗位责任制;对纯商业性的经营网点,通过内部招标,实行集体承包责任制。
物资公司发展多元经营,区燃料公司与黄岩、临海等地的企业进行联营,外购外销,逐步向代
理制发展。
改
与
造
股
份
化
品
商
商品市场建立与股份化改造 1982年2月,由路桥镇工商所、财税所牵头,与永跃大队一道筹
市
立
建
场
建路桥小商品批发市场,6月4日建成营业。1983年,由路桥镇工商所、财税所和良一村联办路桥
旧钢材市场;11月,由路桥镇工商所与田洋王村建成副食品市场并开始营业。路桥镇这几个主要
市场,都是镇村合办的市场。新桥区、金清区的工商所,同样出资在所在地兴建商品市场。这样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