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17 - 莲都区志
P. 1417
第三十四编 畲 族 · 1355 ·
用棉纱或苎麻染色编
织的。彩带图案丰富,
主要纹样有“十三行”
“水击花”“五字带”“铜
钱帮”“万字花”“蝴蝶
花”“蜻蜓纹”“蝙蝠纹”
“十二生肖”等。畲家
妇女作围裙的带子,常
用“七根”经纬,捆扎衣
物或作包袱带等,采用
“十三根”,姑娘送给情
郎或定亲作“定亲带”,
以“十三根”为主,而较
宽及图案复杂(如“双 畲族姑娘织彩带(摄于2010年)
随”花纹)的彩带,则作装饰品。彩带一般长约166.66厘米,亦有200—233.33厘米的。手巾
的编织方法与编织彩带相似,花纹以有云头、云勾、云山等。手巾长约400厘米,宽度为20—
26.66厘米。旧时,畲族有利用苎麻丝织“腰机布”(麻葛)供作制衣的。
第二节 教 育
清嘉庆八年(1803)前,朝廷不准畲民参加科举考试。嘉庆八年仪征阮元抚浙,会同浙江
学政奏准,畲民始获参加科举考试。清代,丽水畲民中有3名秀才。
民国时期,畲民能上学读书的人数仍很少,大学生仅2人,95%以上为文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少数民族教育实行优惠政策,1985年起,少数民族小学
生一律免收学费,对民族学校补助经费。1954 年始,政府对少数民族教育补助费每年 4160
元。1956—1957年,补助少数民族学校基建经费20000元,建新教室9个,计438.74平方米。
补助少数民族学生棉衣、雨鞋等经费973元。1953—1958年,拨给丽新乡上塘畈村民族小学
校舍修建费1629元,困难学生救济费394元,棉衣20件,单衣9件。1980年开始,县统战部、
民族事务科每年将困难补助费总额 15.2% 作为民族教育经费,下拨到各畲族学校。1984 年
起,每年拨给少数民族高中班(含师范)经费 5000—8000 元,教师慰问经费 500 元。同时,按
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对少数民族学生按录取分数线降低10—20分录取,在同等成绩下,优
先录取少数民族考生。
自2000年开始,实行少数民族学生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政策,累计已有2万多
人次享受此优惠举措。实施少数民族学生补助教育券政策,每人每年按小学、初中、高中分
别补助 100 元、200 元、800 元。保险费、周末班车费等也列入补助范围。参加中考的学生给
予享受加分30分的优惠政策。2005年以来,投入资金150多万元,为丽新畲族乡中心小学购
置教学仪器、音乐、体育、美术器材和增设校园网。投入资金1500多万元,对老竹畲族镇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