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22 - 莲都区志
P. 1422

· 1360  ·                                 莲都区志

                     在行土葬和“拾骨重葬”等葬俗前,畲族亦行“悬棺葬”。悬棺葬源于畲族始祖忠勇王龙
                 麒。龙麒狩猎不幸坠窒身亡后,子孙认为他是天上星宿降世,生为圣身,死不落土,故而即行
                “悬棺葬”。畲族族谱载:其始祖安在“会稽山七贤洞”。

                     1968 年,丽水水阁旭光村南望军山前的悬崖半腰,土名“大毛楼洞”中(此洞穴高约 6 米
                 多,宽5米,深为14米,面积200多平方米,洞内通风干燥),发现两具棺木,棺内为一男一女两
                 具干尸,经确认为畲族人。后被焚化。



                                                第三节          节令       祭祀


                     农历正月初一,畲民早起放开门鞭炮后,父母就拎着蓑衣,率子女到门外平地上,在东南

                 西北四个方向各插三支燃香,然后和子女一起跪拜四方神灵,祈求赐福。部分畲家尚承沿
                “汲新水”之俗,即由此家大人到井边或山坑潭前,插三支明香,取回一桶水用做早餐。吃饭
                 在中堂香火榜前,得祭祀祖先后再吃。
                     是日清晨,大人叫孩子到屋边竹林去摇毛竹,称“摇竹娘”,祈孩子快快长大,平安吉祥。

                 同时,大人则用毛竹制成的“响板”在住宅四周边走边敲兜上一圈,以“驱秽气”。
                     是日,家中忌来外人,特别是上午,若有人来家,就认为“晦气”“不清爽”,是全年不吉利
                 的先兆。此日不借火。
                     正月初二始,出门拜年。是日,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拜父母,外甥拜娘舅等。还有给耕
                 牛“进补”和牵牛出栏“游乡”之俗。

                     正月初五,有“送年”仪式,由父母拿着扫帚和畚箕,领着子女到中堂、走廊、房间、灶房和
                 禽畜的栏舍等处,象征性地打扫一点垃圾,然后拿到村口偏僻处,口中念道:“新年已过,送你
                 上路,漂洋过海,早上天堂!”其意思是,过春节时,历代祖先的魂灵都被邀请回家吃住,现年
                 节已过,就此送走。随后把畚箕搁下,悄悄返家,数天后再取回畚箕。

                     正月初八,有“祭祖”之俗。畲祖按宗房或放祠堂或于是年轮到经办祭祖的“祭房”家举
                 行。祭后,同在祭房家吃“太公饭”。
                     畲族青壮年不作生日,五十岁以上逢十才做生日,生日都在正月初二至初八这几天中举
                 行,称为“上十酒”或“上十饭”。“上十”的人家,要请长辈和同辈聚餐,亲戚和同宗房者要送肉
                 和索面等作礼物祝寿,称为“送十寿”。
                     正月十五元宵节,畲民称“正月半”“过小年”。下午,要置“三牲”向天神、土地、社公、祖

                 宗、猪、牛栏土地、灶神等献祭。
                     正月二十,畲族山歌有“正月二十是天串”之说,此说是沿《女娲补天》故事而来,传说这
                 天天被穿漏,要各户做麦饼吃,是谓“补天串(穿)”。
                     春节期间,村里来了客人,尚有是夜在来客的主家行“长夜对歌”的习俗,称“新年劳歌”。

                 但来客若是孕妇或带婴儿的妇女以及家中有丧事的“孝男”“孝女”,则不允许找他(她)唠歌。
                     二月二,是土地神节,各家各户备供品祭土地。亦有“炒黄蚁”之俗,是日,把玉米或黄豆
                 放大铁锅中炒熟,供全家人吃,谓“吃黄蚁”,传说可消灭“黄蚁”(白蚁),使房屋不受蛀害。
                     清明,做“蓬点心”或煮蓬糕祭祖扫墓,此俗与当地汉族类同。
   1417   1418   1419   1420   1421   1422   1423   1424   1425   1426   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