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18 - 莲都区志
P. 1418
· 1356 · 莲都区志
学校的教学楼、综合实验楼、宿舍、食堂等进行了全面改建与扩建,并对中心幼儿园作了修理
改造。
学前教育
1958年始,畲族始有与汉族一起办的托儿所、幼儿班。1958年,崇义乡沙溪村(生产队)
办幼儿园有幼儿 36 名,其中畲族幼儿 12 名。1959 年 3 月,计有托儿所 56 所,入托幼儿 1057
人。1977年后,多座乡(镇)完小、初小增设学前班,至1982年达85%。1988年底,全县16座民
族小学有学前班儿童103名,1990年底有学前班儿童232名。2005年始,16所民族小学先后
撤并到乡镇所在地小学。2008年,有学前班儿童215人。
小学
1952 年,畲族在校小学生共 512 名。1956 年,创办民族小学 5 所,其中初小 2 所,完小 3
所,学生 509 人。1957 年,有民族小学 7 所,学生 565 人。1959 年,增至 27 所,学生 1649 人。
1962年,部分公办民族初小转为民办。1964年,办耕读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80%,1966年
下半年,耕读小学停办。1967—1980 年,流生现象较严重。1981 年 9 月,有畲族学生的小学
114所,学生2222人,占全县(区)小学生的6%。1984年,批准改为民族小学的有16所。1985
年 7 月,大济小学恢复为民族小学。1988 年底,畲族在校小学生 1539 人,学龄儿童入学率
99.2%。1999年,独立设置的民族小学有3所,全市(县级)畲族在校小学生2065人。2000年
畲族在校小学生2097人。2007年,丽新乡小学改为民族小学,是全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民
族小学。2010年,全区畲族在校小学生1690人。
丽新乡上塘畈小学 1950年由畲族民众自行集资创办,1953年改为政府管理。1950年
创办时有学生10余人,1959年增至100多人。1968年,改为完全小学。1975年政府拨款和村
民集资人民币万元,建成了108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1984年改为民族小学,是年荣获浙江省
教育厅和省民族事务局颁发的“民族教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987年12月,省政府授予“民
族团结先进集体”称号。1988 年设有 6 个班,学生 181 名,教师 8 名,师生都是畲族。1990 年
有5个班,学生157名,教师8名。是年10月,国家民委授予该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
体”荣誉称号。2005年,撤并到丽新畲族乡小学。
中学
1949年前,全县畲族仅有中专生2人,高中生5人,初中生22人。1958年,丽水创办了民
办中学、职业中学、农业中学等,在校畲族学生 60 多人。1959 年 6 月底,畲族在校中学生 31
人。1981年9月,全县13所中学中畲族学生均占10%以上,共有畲族中学生784名。1983年5
月,畲族在校中学生为567人,是年,初、高中畲族毕业生362人。1988年底,畲族在校中学生
为815人。1990年畲族在校中学生为607人。1999年全市(县级)在校中学生1028人。2000
年,全区有畲族在校中学生1061人。2007年7月,曳岭中学改老竹民族中学,是全区唯一一
所独立设置的民族中学。2010年,有畲族在校中学生897人。
民族班
1984年9月,在碧湖中学内创办“民族高中班”,是年招少数民族学生50名,以后每年招
生45—50名。民族高中班由县教育局和碧湖中学统一合作领导管理,政府民族科每年补助
经费5000—8000元,考上大专1人奖学校100元,考上中专1人奖学校50元。1987年考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