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5 - 莲都区志
P. 425
第八编 农民 农业 农村 · 377 ·
引进鸵鸟进行养殖,已初具规模。
第二节 畜禽防疫
动物疫病 1991年前,莲都区动物疫病有161种,其中,动物传染病72种,包括牛羊传染
病12种、猪传染病19种、家禽传染病24种、兔传染病8种、其他动物传染病9种;畜禽寄生虫
病89种,包括原虫病10种、蠕虫病69种、外寄生虫病10种。危害严重的动物中毒病有牛黑
斑病番薯中毒、猪亚硝酸盐中毒。1991年以来,发现的动物疫病有家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
流感、猪蓝耳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动物疫病流行严重。民国28年(1939),有猪瘟、猪肺疫、牛出血
性败血症、牛瘟、牛炭疽、鸡瘟等。民国29年(1940),发生牛瘟、牛炭疽。民国35年(1946)12
月,南明、九龙等乡发生牛瘟。次年1月,城区发生猪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没有发生牛瘟。牛炭疽病在 20 世纪 50 年代发生过 7 次,其中
1954年7月,发生在九龙的一次最严重,死牛2头、猪71头、狗3只、猫2只,有9人感染发病,
1
人死亡。牛出血性败血症和猪肺疫在50年代较为严重,60年代始有所缓和,80年代偶有出
现。1963年,碧湖种畜场出现牛恶性卡他热,当年扑灭,未再发生。1983年,14个乡84个村
发生牛锥虫病,病牛844头,其中死145头,经连续多年查治,疫情逐步控制并消除。
1954年、1963年、1974年、1981年和1985年,猪瘟较严重,发生流行,1987年后猪瘟疫情
有所控制。1957年,出现猪亚硝酸盐中毒,黄村乡的黄村、岭根、磨石坑、黄泥墩、戈剳村连续
发生猪边吃料边发病死亡的情况,最多的一天仅黄村就有5头猪发病致死。1989年,有24个
乡镇58个村发生仔猪水肿病,病猪665头,其中死172头。
1985年1月,兔瘟首发于高溪乡黄塘窑村,当年疫情扩散到26个乡135个村,死兔15410
只。1978—1982年,有9人被狗咬伤感染狂犬病死亡。1988年,出现蜜蜂螺原体病。
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禽病有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传染性支气管
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鸭病毒性肝炎、鸡传染性鼻炎。1980—1989 年,发生鸡瘟,病鸡
180231只,其中死126653只。1983年5月,县种畜场500只京白鸡爆发马立克氏病,病鸡350
只,其中死300只,死亡率85.71%。1987年2月,市食品公司鸡场首发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死
鸡2962只。1994年,为预防口蹄疫,莲都区采取了预防性扑杀,保障了无重大动物疫病疫情
发生。
动物疫病防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仅有个别民间中兽医。发生动物疫病时,多数
农民搞迷信,求神拜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贯彻“预防为主”方针。1950年5月,丽水专区设立兽疫防治组,
兼管丽水县兽疫防治工作。1953年3月,建立丽水县畜牧兽医工作站,组织和培养农村中兽
医、家畜防疫员、保健员,开展牛瘟、牛炭疽、牛出血性败血病、猪瘟、猪丹毒、猪肺疫、鸡新城
疫等畜禽主要传染病预防注射,并建立疫情报告和检疫制度,开展牲畜市场、收购、屠宰、出
口运输等检疫工作。1958年,丽水县畜牧兽医工作站自制猪瘟兔化弱毒(湿)疫苗,用于猪瘟
预防注射,1962年,改用猪瘟兔化弱毒冻干苗。1959年,建立兽医化验室,开展血液和粪便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