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2 - 莲都区志
P. 562
· 514 · 莲都区志
为提高电压合格率,1983年6月开始在县化肥厂、毛巾厂设立电压监视点,对县化肥厂测
录10千伏电压值,县毛巾厂测录低压侧电压值,记录时间为每月15日零时至24时。为改善
供电质量,自1980年始,对负荷较重的10千伏线路及大用户装置无功补偿电容器。35千伏
变电所均装置了10千伏补偿电容器。至1988年,全电网共装有补偿电容器16538千伏,调度
室根据电网电压的需要,决定电容器的投入和撤出。1986年7月,市电网第一台35千伏有载
调压变压器在碧湖变电所投运,1987 年、1988 年城东变电所先后投运二台 35 千伏有载调压
变压器,从而使10千伏母线电压能随时得到调整。
2000年后,供电电压合格率在电网中的重要性日益加大,莲都供电局加大了对电网电压
的管理工作。通过加强电网建设和改造、强化运行管理、推广无功电压控制技术等手段,使
供电电压质量保持稳定,无功电力基本实现分层分区平衡,综合供电电压合格率稳步上升。
2010年,莲都区电网电压和供电电压合格率达到98%。
周波 1972年,建立调度机构之前,县电网供电周波由桃山火电厂负责调整。建立电力
调度室后,调频工作改由调度室负责。1981年前,因电网小,负荷变化大,1977—1980年,雅
一电站作为县电网的调频电站。调频能力差,周波不稳定,丰水期系统频率高时达到 55 赫
兹,枯水期水电站出力受到限制,则采用拉停部分线路或大用户,以使周波恢复正常。1981
年,县电网与华东电网联网后,电网周波取决于大电网周波。当与大网脱网运行时,地区网
周波由地区调度所负责调整,县调度室协助。1988年10月,雅溪一级、二级电站的调度权下
放给丽水市调度室调度后,脱网运行时,调频工作由丽水市调度室和雅一电站共同负责。20
世纪90年代起,周波调整工作由上级电网负责。
第五节 供电安全
丽水电力厂在建厂初期,即依靠工人采取技术措施,提高安全水平。20世纪50年代初,
安装电杆仅靠人力拉,往往因人力不足而致使倒杆。1953年,改为葫芦和绳索起重,倒杆事
故减少。1952年,丽水城关低压用户进户线羊角瓷瓶均安装在电杆上,线路工修灯时需登杆
作 业 ,既 不 方 便 又 不 安 全 。
1953年将羊角瓷瓶改装在用户
门口,保证了检修安全。1986
年以前,线路立杆使用倒落式
扒杆,拉线直接绕在地桩上,杆
身调整时电杆摆动较大,当电
杆偏移较大时人力不易控制。
1986 年,35 千伏云丽 321 线改
线时,为防止倒杆,采用在使用
倒落式扒杆起吊电杆侧方临时
拉线改为滑轮组起吊。采用该
方法后,经过多条 35 千伏线路 确保丽水国际摄影节供电安全(摄于200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