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4 - 莲都区志
P. 844
· 782 · 莲都区志
二阶段(2006年8月—2007年7月)完成莲都外国语学校(初中部)新建、水东小学迁建、曳岭
中学扩建等工程,撤并中学2所,小学3所。西溪、丽新、峰源、双黄4个乡镇通过省级教育强
镇达标验收。第三阶段(2007年8月—2007年12月)撤并中学1所,小学13所。扩建丽云中
学改办成九年一贯制学校,巨溪、严鸟、联城等乡镇通过省级教育强镇评估验收。三年共投
入教育经费2.8亿元;开通周末班车线路24条,有1634名学生乘上周末班车;发放教育劵407
万元,30%的学生得到资助;在全市率先建立了教师人均2000元的工作经费安排机制;小学、
初中生均用经费分别达到362元、566元,分别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9%和37%。教育质量监测
连续四年名列全市第一。对照《浙江省教育强县评定条件》和《浙江省教育强县评定操作标
准》要求,经过逐项自查自评,区政府于2007年11月15日上报省政府教育督导室要求评估验
收。2008年1月23—24日,省教育强区评估验收组实地察看了10个乡镇(街道)的19所中小
学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幼儿园。11月3日,莲都区被授予第五批“浙江省教育强县”荣誉
称号。
编制“十一五”规划纲要 “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制定经过自上而下,几易其稿,2006年3
月25日,提交区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纲要”提出的“十一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
的奋斗目标是:“十一五”期末,市区生产总值达到14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3%左右,人均GDP
达到4万元;经济结构升级,产业布局明显优化,重点、骨干行业初步显现,工程总产值达到60
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5∶47∶48;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累计投资达50亿元;财政收入持续
增长,按现行体制市县区本级财政总收入5.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2.42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650元。教育资源优化,布局合理,义务教育质量
明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城乡统筹的
“大社保”体系基本建成,城镇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6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
内;社会安全保障有力,公共危机应急机制较为健全,“平安莲都”建设成效进一步显现。区
城中心城市功能显著提升,市、区城市管理建设体制更趋完善;统筹城乡发展机制和城乡一
体化框架初步形成,碧湖中心镇和大港头、老竹、双溪三个重点镇初具规模,较好地发挥在人
口、产业方面的集聚功能,城镇化水平达到70%以上。逐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
保障体系和循环经济促进体系,城乡生态环境在稳定的基础上,重要指标得到进一步改善,
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0%左右,2010年实现欠发达地区生态区目标,并对实现上述奋斗目标提
出了具体步骤和具体措施。
突破农民建房审批难瓶颈 长期以来农民建房审批手续繁琐,审批时效较长,农民建房
审批难的问题一直成为农村发展的瓶颈问题。全区部分农村10年没审批农民建房,村民需
要改善居住条件要求迫切。2007年2月,区政府启动市、区、乡镇(街道)、村四级联动机制,出
台了农民住房困难户认定标准,中心城区外农村村民建房审批管理补充规定,城市总体规划
用地范围内征收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安置标准一系列建房政策,并从简化审批程序,减少
审批环节着手,将原有的审批流程由8项减少到3项,以加快审批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并采
取疏堵结合的办法,加快审批和制止“两违”同步推进。全年共办理建房土地审批1139户,是
2006年的6.4倍。同时强制拆除顶风抢建违法建筑267起,面积27786平方米,现场制止“两
违”行为570起,面积87909平方米。农民建房审批难和违法建房多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