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6 - 莲都区志
P. 846

· 784  ·                                  莲都区志

                 解指导中心,另增参公事业编制2名,与法制办合署办公。至2010年12月,区法制办有工作人
                 员5名,其中主任1人,专职副主任1人,政策法规科和复议应诉科(行政调解指导中心)各2人。
                     主要工作        2002年,印发《莲都区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区长办公会议工作程序》,对政府

                 常务会议和区长办公会议的议题准备、议题提交及审定、议题审议、议题办理进一步规范。
                 是年,组织开展撤市设区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修订活动,共清理435件
                 政府政策措施,废止规范性文件及政策措施343件,修改使用67件,继续使用25件。
                     2003年,印发《关于对行政处罚案件等实行备案制度的通知》,对乡镇(街道)、部门行政

                 规范性文件、行政处罚案件、行政(民事)诉讼应诉行为等实行备案制度。
                     2004年,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的“十年基本建成法冶政府”的
                 工作目标,制定了《莲都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实施意见,建立了以政府主要负责
                 人为组长、分管区长为副组长、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是
                 年,组织行政许可事项清理,对全区321项行政许可项目进行了清理,保留实施行政许可项目

                 243项,取消行政许可及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共52项,取消行政许可收费16项。
                     2005 年,邀请浙江大学朱新丽教授为全区副股以上干部讲授“纲要”及依法行政知识。
                 是年,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贯彻执行情况专项检查。修改《莲都区人民政府工
                 作规则》。

                     2006年,全区22个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责任制深化完善工作。
                     2007年,开展了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共清理155件规范性文件;组织全区377名行
                 政执法人员进行了五年一次换证法律知识更新培训考试。是年,起草制定《丽水市莲都区人
                 民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办法》,对年度出台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实行计划管理。
                     2008年,制定了《丽水市莲都区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办法》,对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
                 和败诉等作出具体规定和要求。

                     2009年,组织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共清理126件,其中继续执行105件,修改10件,
                 废止11件。
                     2009年,组织开展行政处罚裁量权工作,全区22个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执法部门对行政
                 处罚自由裁量权进行了规范。

                     2010年6月,修改了《丽水市莲都区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办法》,印发《莲都区行政机关负
                 责人参加行政复议审理和行政诉讼出庭应诉办法的通知》。2010年,区法制办与区法院建立
                 行政复议与行政审判联动机制,制定了《关于落实行政复议与行政审判联席会议制度的工作
                 意见》,加强了互动。是年,成立莲都区政府法律专家咨询组,聘请刘京、王健、吴津、李光耀、
                 李晓丽、毛小青、刘文湛、梁智伟八名法律专家作为本届政府的法律专家咨询组成员;印发

                《莲都区政府法律专家咨询组管理暂行办法》,建立政府法律专家咨询组工作机制。


                                                   第四节          信     访



                     机构沿革        早在中国古代的周王朝,就有“庶民之复”“万民之逆”的信访说法。后来出
                 现牒诉、赴诉、奔诉等信访活动,但县一级地方政府从不设专门的信访受理机构,由县主政官
   841   842   843   844   845   846   847   848   849   850   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