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1 - 庆元县志(1991-2010年)
P. 211
第七篇 庆元廊桥
吴坑封锁桥 位于张村乡吴坑村吴坑自然村水尾。桥长约18米,宽约4.56米,有廊屋6间。有梁木6根,
净跨 5.8 米,梁架九檩四柱。明间为通道,西侧次间重檐歇山顶。脊檩上书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 年)。
北侧桥头 2008 年维修,建砖墙,中设圆形拱门。
庙后桥 位于龙溪乡西溪村,东西走向,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 年)重新建造。桥净跨 4 米,矢高 2.2
米,桥长 6.6 米、宽 8.45 米,廊屋 2 间。梁架穿斗结构,底部 31 根木平梁,屋面瓦片阴阳合铺。
转水桥 位于左溪镇梅树村至木桥头村古道上,东西走向。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净跨 7.4
米,矢高 2.26 米,桥台为块石垒砌,5 根木平梁架于两岸桥台上。全长 11.37 米,面阔 3.4 米,有廊屋
5 间。明间为通道,两次间设长板凳。两侧檐柱间封钉栏板,栏板外壁鳞叠封钉一层风雨板。桥面铺钉木
板,梁架为九檩四柱,五架梁背置蝙蝠木、大斗承三架梁,三架梁背置一大斗,吻脊檩。挑檐枋上置一
大斗承橑檐檩。桥内木匾额上有“峕大清光绪贰拾肆年……”等墨书题记。
福寿桥 又名后楼坑桥,系石拱及木平梁廊桥,位于安南乡权山村后楼自然村至五岭根村的古道上,
南北走向,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建造,石拱券净跨 3.4 米,矢高 2.5 米,靠上游拱券填三根木平梁,
跨 4.6 米,桥长 11.4 米,面阔三间、3.45 米,有廊屋 5 间。九檩四柱,两次间设桥凳,当心间西侧设神龛,
桥廊两侧檐下至栏杆处鳞叠封钉风雨板,风雨板上开启扇形小窗。明间抬梁式,三架梁梁头做成“龙头”状,
中间置顺檩枋,梁背置一大斗承托脊檩,顺梁方向用蝴蝶木。屋面施方椽、小青瓦,两坡顶。该桥形制特殊,
桥底有矴步。2007 年 5 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桃坑接龙桥 位于荷地镇桃坑村水尾,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东
西走向。平梁净跨 2.2 米,高 1.7 米,设廊屋 5 间,长 12.2 米,面阔三间,4.75 米,明间为通道,南面
中心三间设神龛,西端第二间桥面铺钉木板,余均夯土地面,柱子端部垫长方木,两次间外壁鳞叠封钉
风雨板,上层开启几何形小窗。中心间为重檐歇山顶,在角柱上按插牛腿。檐柱上施丁字拱承托挑檐枋、
挑檐檩。梁架为九檩四柱,内柱额枋与金檩之间用单步梁连接隔架科,一斗三升做法。桥内梁枋彩绘“双
凤朝阳”、“三国人物故事”、花草等图案,在神龛西侧壁上墨书“峕在戌申仲庆秋月”字样。屋面方椽、
小青瓦合铺,两坡顶。
杉坑桥 位于江根乡杉坑村水尾,南北走向,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 年)。桥台为块石垒砌,净跨
8.3 米,高 3.8 米。廊屋全长 24 米,设廊屋 9 间,面阔三开间 5.05 米。明间为桥之通道,梁架为九檩四
柱,五架梁背置二瓜柱上承三架梁和金檩,三架梁设瓜柱下承驼墩和随脊柱,上承角背和脊檩。
库坑双龙桥 位于贤良镇库源村库坑自然村水尾,南北走向,建于清光绪年间。净跨 9.8 米,矢高 4
米,全长 23.96 米,设廊屋 7 间,面阔三间、4.7 米。
江根暗坑桥 位于江根乡江根村至石塘的古道上,南北走向,距江根村 1.5 千米,建于清代。桥台
用块石垒砌,净跨 5.7 米,矢高 2 米,全长 8.37 米,设廊屋 3 间,面阔三间、3.76 米。
黄坪桥 位于五大堡乡黄石村黄坪自然村村口,清代建筑,占地面积 77.54 平方米。木平梁由七根
粗大圆木架设而成,梁木与桥台之间垫有枕木。该桥净跨 9.5 米,矢高 2.7 米,全长 16.93 米,面宽 4.58
米,设廊屋 7 间。明间为通道,内有长木凳和美人靠供行人小憩。
桥陌水尾桥 又名望乡桥、观音桥,位于百山祖乡桥陌村水尾,东西走向,建于民国 20 年(1931 年)。
木纵梁并列 15 根,净跨 9.3 米,矢高 2.3 米,面阔 4.15,全长 17.54 米,设廊屋 6 间,面阔 3 间。东西
各 2 间,为地面桥,卵石墁地;拱跨内 3 间,为木板铺钉。明间为通道,两次间设木板凳,中心间北面设神龛,
神龛上悬挂民国 20 年制“慈航普渡”木匾。桥两侧檐柱间设栏板,桥身自檐口至木纵梁外壁鳞叠封钉两
层风雨板,在上层风雨板处开启几何形小窗,在中心间南向风雨板及东、西桥头明间风雨板挖成半圆形。
梁架为九檩四柱。中心间重檐歇山顶,内设天花藻井,余为两坡顶。屋面施方椽、小青瓦。
门林后桥楼 位于举水乡门林后村水尾,系双层结构的木平梁廊桥,建于民国 21 年(1932 年)。木
平梁由 18 根圆木组成,架设于两侧桥台之上,桥台块石垒筑,平梁之上用块石平铺,形成架设廊屋的构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