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3 - 庆元县志(1991-2010年)
P. 213
第七篇 庆元廊桥
2010 年,龙庆两地人民启动原址重建龙庆桥工作。
庙潭桥 又名安溪桥,位于安南乡安溪村,
东西走向。建于清嘉庆四年(1799 年),2001
年重修,2007年改建为水泥平梁廊桥。桥长48米,
宽 4.8 米,矢高 14 米,设廊屋 16 间。
南坑桥 位于安南乡南坑村,南北走向,
始建于清代,原为木平梁廊桥,2003 年在原址
上重建为水泥平梁廊桥。桥长 15.4 米,宽 4.3 米,
有廊屋 7 间。
横岭桥 位于荷地镇大横岭村水尾。始建
年代不详,民国 37 年(1948 年)重建,原系木 图 7-13 庙潭桥(安南乡政府供 摄于 2010 年)
平梁廊桥,2006 年毁于台风“桑美”,2009 年
重建为水泥平梁廊桥。净跨 8.7 米,矢高 4 米,桥长 15.4 米,宽 5.27 米,设廊屋 7 间。
八字门桥 位于隆宫乡张地村,原为八字门亭,2001 年改建为水泥平梁廊桥,桥长 5 米,宽 4 米,
矢高 2 米。
八字撑木平梁廊桥
包果桥 位于岭头乡包果村尾。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 年),系斜撑式木廊桥,南北走向。桥长
18.15 米,宽 4.25 米,净跨 11.3 米,矢高 2.3 米。原有廊屋 11 间,南侧 3 间于 20 世纪 80 年代修公路时拆除,
现存 8 间。廊屋 3 间,明间为通道,两次间设长板凳,北侧第四间西侧设神龛,当心间脊檩上墨书“大
清乾隆十一年……”等题记。廊屋两侧鳞叠封钉两层风雨板,上层开启几何形窗。梁架为九檩四柱。屋
面施方椽,小青瓦合铺,两坡顶。桥台用块石垒筑,木平梁由 5 根圆木架于两侧桥台上,平梁下增设八
字排架。2007 年 5 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云桥 位于举水乡月山村云泉路旁,建于清代。为斜撑式木廊桥,南北走向,东临公路,南侧为
云泉寺。白云寺依山而建,是一座小巧袖珍的桥。全长 8.34 米,宽 3.72 米,净跨 5.75 米,矢高 3.5 米,
廊屋 3 间。桥台建在两侧岩壁上,块石叠砌。桥拱由 8 根圆木并列组成平梁架,下设八字形木撑架,斜
撑用 4 根一组,顶部为 3 根一组,在拱架接点处安横向圆木,使八字形撑架连成一体,结点圆木与平梁
靠合,帮助纵平梁传递桥面荷载。梁架为九檩四柱,中心间顶部设八角天花藻井。屋面施方椽、小青瓦。
明间设通道,次间设美人靠,当心间设神龛供奉观音菩萨。重檐歇山顶,翼角飞翘。桥身两侧自檐口至
图 7-14 包果桥(叶荣兴 摄于 2007 年) 图 7-15 白云桥(县文广新局供 摄于 2008 年)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