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6 - 庆元县志(1991-2010年)
P. 476
庆元县志(1991—2010 年)
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积极分子等担任党风廉政监督员,负责对居住社区领导干部
八小时外的教育、监督、管理。2007 年,对 2003 年以来社区党建工作进行全面调查摸底,落实社区办公
场所、设施,建立远程教育站点 5 个,完善共建经费收取、管理和使用制度,开展省级党建工作示范社
区创建活动,选择濛洲社区作为示范点。2008 年,依托濛洲社区党组织探索建立县党员服务中心,配备
一名大学生“村官”,将外地或乡镇流入县城的流动党员纳入服务中心管理,按照流入地为主、流出地配
合原则,加大网络化和双向互动式管理力度。2009 年,濛洲社区党员服务中心配备电脑、图书室等党员
学习教育设备,建立流动党员电子档案,确定每月 15 日为流动党员固定学习活动日,定期组织部分党员
开展便民服务等活动。2010 年,为 5 个社区配置电脑、投影仪等现代化办公设备,抽调 8 名乡镇干部,
招聘 13 名年轻人到社区工作,进一步提升社区管理服务能力;通过召开党员座谈会、发放《致社区党员
的一封信》、“党员亮身份”、逐户走访社区党员户等,了解党员思想动态,做好洋墩、同济、同德 3 个新
建社区党组织设置。
企业党的建设
1991 年,庆元县在二轻企业中选拔 3 位经营经验丰富、管理能力较强、思想政治素质较好的经理、
厂长到乡镇企业重点区任工业副区长;推行“企业党组织书记责任书”制度,处理好“核心”与“中心”
关系。1992 年,在县木材厂、百货公司劳动用工制度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试点中,组织部与其主管局党
委一起探索企业党建新路子,保证企业改革顺利进行。1993 年,在部分企业设立企业党建联系点试点,
在工艺鞋楦厂改制过程中加强党建工作。1994 年,对乡镇企业党建工作进行全面系统调查摸底,摸清职
工 50 人以上或产值 300 万元以上乡镇企业党建情况。1995 年,建立企业党建例会制度,坚持每季度召
开一次会议;在 9 个 50 名以上职工乡企发展党员 8 人,实现党员覆盖,在全县唯一有 100 名以上职工的
浙南铅笔厂组建党支部。1996 年,建立党组织书记参加经理(厂长)办公会议、党员经理(厂长)定期
向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1998 年,在国有企业中开展党组织创“四好”活动,调整 21 个企业党组织设
置,其中撤并 6 个,新建党支部 3 个。1999 年,对改制企业党员情况进行调查,印发《庆元国有企业党
组织创“四有”规划》,先后在梦天实业公司、工贸大厦家电城设立党支部。2000 年,出台《关于加强
企业改制后党员管理的暂行意见》,制定《庆元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三年规划》,采取五条措施加强
改制企业党组织管理,通过以会代训等方式对非公有制企业主、党组织负责人进行培训。2002 年,对 23
家 50 名以上职工非公企业逐个进行分析,采用单独组建、选派党指导员等方法,进行分类指导,至 9 月
底,新建党组织 5 家,派驻党指导员 5 人;对 12 家 100 名以上职工企业中的 11 家单独建立党组织;11 家
50—99 名职工企业全部有党员。2003 年,制定“三年覆盖网”建设工作规划,下派 7 名党建工作指导员,
建立非公企业台账,实行动态管理。2004 年,出台《关于做好非公企业党建覆盖网建设工作的通知》,扩
大企业党建覆盖面。2005 年,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引进企业专业技术人才 20 人,通过选派企业助理员
方式服务企业发展。2006 年,引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100 余人,从乡镇和部门选调 152 名干
部到 141 家企业担任助理,为企业代理代办服务 824 项,协调处理政企、民企事件 243 起。2007 年,制
订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三年规划和实施意见,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共建立党支部 28 个,覆盖 46 家企业,
覆盖面达到 100%。2008 年,大力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新组建非公企业党支部 3 家,在“两新”
党组织建立县级示范点 5 个。2009 年,紧密对接省深化“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专项行动,继续选派 50
名干部担任企业助理,建立企业问题督办制度,共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2030 个,落实帮扶资金 2.89 亿元,
受惠企业数 932 个。2010 年,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计划,举办“竹产业企业家培训班”“产品形象
设计专题培训班”,对 100 余名企业家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开展企业党组织情况大排摸,摸清非公企业及
党建工作情况。
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