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9 - 自然灾异志
P. 219

成危害或潜在威胁的外来海洋生物,逐渐上升为新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





                                           一、海洋养殖生物








                                         (一)眼斑拟石首鱼(Sciaenops  ocellatus)





                                           眼斑拟石首鱼俗称美国红鱼。原产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为广温、广盐、杂食性凶猛鱼类。


                                  1991年引入山东。1996年引进浙江海域养殖,2003—2005年产量年均1.1万吨以上。之后



                                  因市场价格下滑,产量下降。但在网箱养殖过程中,美国红鱼时有逸出,累计逃逸数量已达百



                                  万尾,在浙江沿岸、近海广泛分布,有进一步形成种群的可能性。据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2004—2007年开展的《网箱养殖美国红鱼逃逸对当地生态的影响》研究,美国红鱼属于凶猛



                                  的中级肉食性鱼类,适应浙江沿岸自然环境,食物链位置等级较高,对当地经济生物种类及生



                                  态环境存在潜在威胁,已对象山港的生物结构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 二)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尼罗罗非鱼又称非洲鲫鱼、越南鱼,为广盐性杂食鱼类,最适生长温度为30℃~32℃,在


                                 水温低于12℃或高于40℃的环境中不能生存。它是联合国推广的优良养殖种类。中国沿海



                                  于1978年引入该鱼种,取代生长慢、体色黑的莫桑比克罗非鱼,养殖产量居世界各国第一位。



                                  1981年引至省内海水池塘养殖,尼罗罗非鱼逸出后在浙江海域不能自然越冬,唯一的生态威


                                  胁是该鱼食谱广,有强烈领域和护幼行为,并吞噬本地鱼类的鱼卵等。





                                         (三)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美洲鳗鲡(Anguilla rostrata)、澳洲鳗鲡(An-


                                 guilla stralis)
                                          a
                                            u


                                           本土鳗鲡的人工繁育尚未取得技术突破,为扩大种苗来源,浙江省于20世纪90年代先



                                 后引入欧洲鳗鲡、美洲鳗鲡,2005年又引入澳洲鳗鲡进行养殖。这些鳗鲡虽然养殖规模不



                                  大,但生存适应能力极强,逸出后都会自然降海繁殖,潜在的生态威胁是对本土鳗鲡带来物种


                                  “遗传污染”。





                                           (四)条纹狼鲈(Morome  saxatilis)、斑点海鳟(Cynoscion nebulosus)





                                          条纹狼鲈原产于美国东海岸,在水温4℃~33℃、盐度0.1~35的环境中皆能生存;斑点



                                  海鳟原产于北美洲墨西哥湾,在水温6℃~35℃、盐度1~14的环境中能正常生活。这两种



                                  鱼均为凶猛的食肉性鱼类,1997年之后引入浙江养殖,逸出后能适应浙江海域生存,生态风


                                  险一如美国红鱼,造成本地鱼类种群数量减少。






                                           (五)太平洋牡蛎(rasostrea  gigas)
                                                                             C



                                          太平洋牡蛎又称真牡蛎,在水温32℃~零下3℃、盐度10~37的环境中均适宜生长,具



                                  体型大、生长快等优点。浙江省在全国最早引入太平洋牡蛎,1979年6月、1980年4月先后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