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2 - 自然灾异志
P. 292
省鼠害属中偏重年份,大部分地区鼠密度在防治指标以上,经济作物鼠害率3%左右,小麦鼠
害率4%,水稻鼠害率2.7%,较之前几年明显加重。
第 三 节 林 业 灾 害
森林病虫害是浙江林业主要自然灾害之一。近代以常绿阔叶林为代表的次生原始森林
植被被大量采伐,代之以大面积人工针叶纯林,森林生态环境发生逆性演替。加之现代流通
发达,疫源传播迅速,导致森林病虫害日趋严重,马尾松毛虫、竹螟、竹卵圆蝽、柳杉毛虫、毛竹
枯梢病、山核桃干腐病等相继暴发成灾。20世纪60年代起,浙江陆续发现外来森林病虫害,
松材线虫病、日本松干蚧先后暴发成灾,仅松材线虫病为害累计直接经济损失超20亿元;红
棕象甲、扶桑绵粉蚧皆为21世纪以后新发现的外来入侵物种。1950—2010年(除1966—
1967年资料缺失外),全省森林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1.34亿亩;防治森林病虫害面积4643.7
万亩,投入防治资金7.68亿元;累计投入森林病虫害防治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409.1万元。
森林火灾是浙江林业重要灾害之一,往往以人为因素为主要原因。1949—2010年,全省
共发生森林火灾45262次,累计受害森林面积491.56万亩;参加扑火人员282.82万人,死亡
人员205人,投入扑火费用4358.87万元;有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1366支40848人,义
务森林消防队8388支13.11万人;建立森林消防储备库474座14019平方米,装备扑火机具
21.55万台、风力灭火机14461台、森林消防车691台;建成生物防火林带12538千米、森林防
火瞭望台352座。
一、森林病虫害
浙江森林病虫害的历史记载以马尾松病虫害居多,竹林次之。清康熙三年(1664年)旱,
东阳县害虫蔓延入山林,啮食树叶;康熙五十一年秋,江山县虫灾,食桕子殆尽。省内历年成
灾的主要病虫种类有马尾松毛虫、竹螟、竹卵圆蝽、柳杉毛虫、毛竹枯梢病、山核桃干腐病等;
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亦面临诸多外来病虫害的严重威胁,松材线虫病则造成松林的毁灭
性灾难。
(一)松材线虫病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寄生在松树体内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病害,通常喻之为“松树的艾
滋病”。病原系线虫纲伞滑刃属生物,虫体细长,仅1毫米左右,寄主为松科植物。传播方式主
要有两种:通过媒介昆虫——松褐天牛进行的自然传播;借病木及其木制品远距离运输的人为
扩散。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日本长崎县最早报道松材线虫病造成松树大量枯死;1982年
中国首次在南京中山陵的黑松上发现该病,随后迅速蔓延,造成周边大量松树死亡。
为防范松材线虫病侵入浙江,1988年9月6日浙江省林业厅发出《关于切实做好松材线
虫检疫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强疫情监测,每年进行两次普查。1991年8月下旬,林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