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57 - 自然灾异志
P. 657
北安圣院雷火①
〔宋〕姚宽
绍兴初,台州杜渎监之北安圣院僧师肇,端午日昼与僧对坐。忽闻屋瓦有声,火光一线下
至地,少顷,遂大如车轮。先燎僧之左臂,次及右臂,忽入于背不见。久之,复为一线飞去,出
屋即震雷一声。其僧仅有气,且举衣视之,背后袈裟一圆孔如钱,中单圆孔如碗,背下烧一圆
疮,疮楚甚,皆以为天火不可治。予以汤火药涂之,月余遂无事,怪异如此。
竹米记②
〔宋〕车若水
嘉熙以来,黄岩频岁不稔,淳祐改元之春,米斗八百,民采薇葛木皮食之。时竹华于山,以
为不祥。已而华者咸实,其华如稻,而色绀碧或紫,其实肥于麦粒有半。薇葛尽,试采炊之,香
美甘润,与稻麦不殊。人日可一二斗,斗可米四升。病者起,羸者尽复。及麦,民忘其困焉。
予游京师,语诸公,不信,出示之,曰怪,不祥。夫凤凰食必竹实,竹实固与凤俱也。天不使生
于百姓仁遂、九韶来仪之际,而使饥民以之延一旦之命,在竹实诚为不偶然。当是时,有竹实
宁无凤凰。按,唐景龙、开元间,京畿终南蓝田岭表竹凡三实,饥民得不死,则竹实之益,未为
无前闻也。乾道元年,池州饥,竹大实,民呼“瑞竹”。郡守鲁察囊以奏,御史章服以为妖,驳
出。章服,贤御史也,而造化之妙,胶于见闻不识也。天地之大德,曰生。其一元之气混沦坱
儿,上际下蟠,万物盈其间者,孰非是气之融会哉。阴阳相倾,分野赢缩,而生生之心固无间断
也。天地之所以立者人,人之所恃者食,人之自弃于天地者,天地无如之何。而木饥火毁,人
之类不灭也。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无所攸属,不属于此,则属于彼,理固有之也。且燕、齐、
吴、越濒海之地,盐实生之,其去海之远者,或出于井,或出于池,或出于石,又有出于木者,理
固有之也。先民曰鬼神者,造化之迹也;又曰阴阳之精,互藏其宅,阴阳之气循环迭至。不知
此也,则虽桃李之华之实,亦怪矣。
建德县救荒记③
咸淳四年,水易陵谷,未几而旱,方数千里,凡建民所仰之地,率自救弗赡,颗粒无从。至
明年春,乃捣乌昧,采芜菁,至人屑山木之肤以为食,形鹊载塗。今尹信安赵公与资戚不遑宁,
曰:民饥乃尔,发廪乎?曰无;招商乎?曰无;劝分乎?曰无。几束手矣。幸先是朝廷科粜丰
储仓米于郡,乃捐俸回籴二百斛,率乡都裒助,以济疾苦矜独之不聊生者。又曰:济有限也,则
贷楮为之。祈哀请命,乞籴于朝,忱辞感动,庙堂侧然与悯,仍拨丰储米一万斛,优其值以
赈之。
① 〔宋〕姚宽:《西溪丛语》。宋台州杜渎监在今临海市杜桥镇,所述雷火系球状闪电。
② 〔明〕万历《黄岩县志》卷七《纪异》。
③ 〔宋〕景定《严州续志》卷五《建德县救荒记》(宋咸淳后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