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59 - 自然灾异志
P. 659
太守周公生祠记①
〔明〕黄绾
嘉靖二十年秋七月庚子,台南海中群龙交斗,风如崩山,雨如倾江,洪潮骤溢,俄而覆屋拔
树,官舍民庐连栋而倾,山卉平林如轮而折,民波荡溺压而死者几万余。濒海诸邑惟黄岩为
甚,黄岩惟迫海诸乡为甚。田之禾稼早者飘沉,迟者遇风皆死。潮淹至者则益甚,蔬菜、果瓜、
麻苎、木棉,凡民生衣食所赖者,悉荡而空。潮比常倍咸,风雨亦咸而毒,不唯牛、羊、鸡、豚触
之皆死,虽蛇、鳝、鱼、虫触之亦皆死。吾郡太守阳山周公,闻而亟走黄岩,躬视灾所,问其存
亡,掩其骴骼,哺其饥饿。遂疏于朝,请赈,乞减今年田租,民咸德之。知县莆田林君人纪集民
之老,谋曰:“邑之被灾,罹死亡饥饿,公若在其身,尔可不知报乎!”耆老咸曰:“愿立生祠以祠
公。”事闻,公以国法止之。明年夏闰月,公擢四川夔庆兵备副使,将行,耆老乃曰:“今可举
矣。”乃立祠邑治东,申所以报者。且公之治台也,廉以律己,俭以节用,追呼无人至邑,皆公之
惠,此民素知德公者也。盖风潮为灾,虽曰濒海之常,稽之往籍,为害至此者,惟宋庆历、绍定、
元大德,迨我朝成化戊子,仅四见焉。当时戊子,有司漫视不恤,岂如周公用心之勤哉。耆老
请为记。予曰:“是可书也”。故书为《太守周公生祠记》。周公,名志伟,字士器,江右南康人,
阳山,其别号也。
风 报②
〔 明〕朱国桢
温州自夏徂秋,常观云以候风。苟日间,其云或黑或赤,低重凝澄,密而不散,则居民海贾
咸以为忧。方未风时,蒸溽特甚,而波涛山涌,若有物驱之,此邦谓之海动。既而暴风起,其色
如烟,其声如潮,振动天地,拔木飘瓦,甚,惊畏者不敢屋居,惧覆压也。风稍息,则雨大倾。雨
稍霁,则风复作。一日之间,或晴或雨者,无虑百数,此邦谓之风癡。其始发于东北,微者一昼
夜,甚者三数日。已而复有西南之风随其后,一昼夜或三数日以报之,此邦谓之风报。风癡已
可惧,然比岁常有,而风报或无,果有,则势尤恶。熙宁九年,大云寺卢舍那阁成,费钱千有余
万,其高广宏伟,甲于城中。是年七月,所谓风报者起,此阁辄屡浮动,寺僧皆大呼佛号,风定
视之,则柱离于础尺余矣。推此以知力之大,何千万人足拟哉。至于官宇民庐,往往摧圮,修
复久之,尚未如故。郡人云:数十年来,未见此风之比也。每五六月以往,邦人率以为虑。凡
风雨作,则无雷,惟得雷,而后测霁止之期。迨秋冬交,众皆相处,谓可无虑矣。其风之来,狂
暴而喧豗不止,故谓之癡。二广则谓之飓。大率海滨多有之,韩退之《问泷吏》诗云“飓风有诗
作,掀箕真差事”者,此也。
① 〔明〕万历《黄岩县志》卷二《舆地志祠庙》,附:黄尚书绾记。
·
②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