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7 - 龙港镇志2009
P. 397

第十二篇 农 业                                 - 355-


               植,早稻株行距开始为 20×26.7 厘米,后来以 13.3×20 厘米为多;晚稻开始插 26.7×33
               厘米,后来 20×20 厘米、20×16.7 厘米。 因育秧未能跟上,秧苗素质差,形似小株密植,
               实为“浓株密植”。 70 年代中期根据水田一年三熟、本田生育期短等特点,普遍采取插足

               基本苗,依靠主穗,适当利用分蘖成穗的途经。 80 年代推广少本插,丛插本和每亩落田
               数均有所减少,常规早稻一般丛插 4~6 本,每亩落田苗 15 万苗左右;杂交稻丛插 1~2
               本,亩落田苗在 6 万苗左右。 从群体结构看,常规稻在多穗基础上争大穗,杂交稻则大
               穗基础上争多穗。90 年代后期以后,由于农村工副业日趋发达,大批劳力从事工副业生

               产,密植程度越来越稀,早稻一般亩插 1.4 万~1.6 万丛,连作晚稻在 1.3 万~1.5 丛,单
               季稻 1.0 万~1.1 万丛,落田苗数显得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稻单产的提高。
                   施肥     长期以来,境内以农家土杂肥即厩肥、人粪尿、河泥、泥灰、垃圾等为水稻主
               要肥料。 1953 年开始推广绿肥,冬季紫云英和苜蓿的播种面积逐年扩大,成为早稻的主
               要有机肥料。 境内稻田养萍已有百余年历史。 50 年代,绿萍是早稻的当家肥料。 70 年

               代后期,还推广细绿萍。 80 年代以后,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农业劳动力大量转向,绿萍放
               养面积锐减。 在此期间,逐年增施化学肥料。 过去农民凭经验施肥。 70 年代在施肥上曾
               出现偏氮、偏重、偏迟倾向,造成“笑苗哭稻”。 80 年代,针对化肥用量日增、有机肥相对

               下降等情况,实行“配方施肥”。 1986~1990 年,推广“配方施肥”,一般每亩增产 30~40
               公斤,节约标氮 5~15 公斤,具有明显经济效益。 1995 年后,在配方施肥基础上,转入平
               衡施肥,严格按测、配、产、供、施五大环节要求,进行示范推广,取得很好效果。
                   灌 溉    50、60 年代水稻灌溉以满灌、串灌或大水漫灌居多。 60 年代中期,推广“前
               期浅、中期控、后期活”水浆管理经验。 搁田起始时间 ,由 60~70 年代在总苗数达到预

               期穗数的 1.5 倍,稻苗封行后才开始搁田(称“封行搁田”),到 80 年代,提早到总苗数达
               到预期穗数相近(100%穗数苗)时开始搁田(称“够苗搁田”),至 90 年代采用“超前搁
               田”,即当苗数达到预期穗数的 80%左右时开始排水搁田。 搁田程度和次数,60~70 年
               代,重搁田(搁到田土发白开裂后才上水),一次完成,结果导致稻根拉断,叶片光合作

               用受抑;80 年代后,提倡轻搁田,即当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 80%左右时(大
               致上掌握脚踏田面有印而不下陷时)即灌浅水,灌后田水自然落干再搁,多次进行。 搁
               田终止时间,以往没有一个明确界限,80 年代后,明确待水稻倒 2 叶露尖期为搁田终止
               期。 开始时群众不习惯,后来懂得了搁田的科学道理,习以为常。 搁田后建立水层,以保

               持颖花正常发育,减少退化率,成熟期保持干干湿湿,以湿为主,防止断水过早,影响过
               重。
                   植 保 历史上境内水稻病虫害甚烈,据旧《平阳县志》载,自清康熙至民国时期,大
               灾有 7 次,或使稻谷十减七八,或造成无收。 水稻虫害以蝗、螟、虱最为严重,水稻病害

               以稻瘟病、纹枯病为害最烈。 解放后,为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逐步改进防治策略、
               方法以及农药、机具。 50 年代初期,贯彻“防重于治”方针,采取人工为主防治措施:冬季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