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3 - 龙港镇志2009
P. 403
第十二篇 农 业 - 361-
瓠瓜(别名葫芦、蒲瓜)、冬瓜、南瓜、丝瓜等;豆类有菜豆(别名四季豆)、豌豆、豇豆、扁
豆、蚕豆等;葱蒜类有大蒜、葱、洋葱、韭菜、韭葱等;薯芋类有马铃薯、芋(别名芋头、芋
艿、毛芋)、槟榔芋等;茄果类有茄子、番茄(又名西红柿)、辣椒等;水生类有菱白、莲藕、
菱角、荸荠等。
产区分布,据 1991 年统计,蔬菜种植面积以白沙办事处最多,6391 亩;其次是龙江
办事处,2470 亩;海城办事处种植 1047 亩;种植面积 800 亩以上的有新美洲村、象中
村;500 亩以上的有方南、方中、方北、涂厂、象南、刘南、刘西村;300 亩以上的有七河、
象北、黄中、刘北、河北庙、民主村;100 亩以上的有李家垟、浦后、海头、海下、前东村。
2009 年,蔬菜种植面积以白沙为最,种植 13840000亩,其次是龙江,种植 3831 亩,还有海
城 2810 亩、湖前 2681 亩、平等 1115 亩,沿江、江山各 280 多亩。
蔬菜栽培技术,不断改进。 解放前后,采用草帘覆盖简易温床育苗;50 年代,开始用
温床保温育苗;60~70 年代,应用塑料薄膜覆盖育苗;到 80 年代,引入地膜取代塑料薄
膜。 1988 年,龙江乡新美洲农民自发在蔬菜地上搭建了 3~5 亩中小棚,采用原季节栽
培,使各类蔬菜和瓜果较露天栽培提早成熟。 于是,这种中小棚栽培技术于 1998 年起
迅速发展。 是年,湖前镇的双龙、汇龙、凤江、凰浦等 4 村发展比较快且比较集中,有 120
户 367 人从事大棚种植业,种植面积达 778 亩。 主要种植西红柿(番茄)、茄子、丝瓜、黄
瓜以及白菜、花椰菜、甘蓝菜等。 种植蔬菜有季节性菜地,也有常年性菜地;有与粮食作
物间套种,也有专种瓜菜。 海城农户于一年内在同一块涂园里种上西瓜、番薯、盘菜、蚕
豆和春豆、春甘蓝等 5 种作物。 白沙农民一年内在一块涂园里种番茄(或四季豆)、甜
瓜、油冬菜、小白菜、花菜和春甘蓝等 6 种瓜菜。 2009 年,全镇温室和大棚种植蔬菜
927.7 亩,占种植总面积的 3.48%。
瓜 果
境内水果主要有柑橘、草莓、西瓜、甜瓜、荸荠、甘蔗、杨梅、葡萄、寿桃、青枣、人参果
等。 1989 年,果园面积只有 5 亩,年产量 20 市斤。 1991 年 920 亩,年产水果 96 吨。 1992
年为 735 亩,总产 177 吨。 此后,每年有增减,很不稳定。 1995 年种植 245 亩,水果总产
460 吨。 2000 年为 356 亩,总产 455 吨。 2005 年 262 亩,总产 216 吨。 2009 年瓜果种植
面积 6626 亩,总产量 7617 吨。 主产地为双龙、郭宕、卢处、三大庙、王家门等村。
柑 橘 1966 年,湖前凰浦柑橘场种植柑桔 100 亩。 1992 年种植 405 亩,产量 147
吨。 1995 年 225 亩,产量 425 吨。 1997 年,由于柑橘价贱,伤害了农民积极性,橘农砍了
很多蜜柑树,是年面积为 220 亩,产量 330 吨。2000 年为 307 亩,产量 426 吨。由于没有
抓好品种改良和选育,老树退化,产量下降,种植面积大大减少。 2001 年种植面积只有
20 多亩,产量 10 吨。 至 2005 年 70 亩,产量 52 吨。 2009 年,全镇柑橘种植面积为 590
亩,主要产区是江山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