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02 - 龙港镇志2009
P. 802
- 760- 龙港镇志
封诸子为藩王,分填各地),被明太祖疑为朋党,被革职流放到驯象卫(在云南)。 礼部尚
书高任(至怀)上疏陈述宗远素称忠直纯厚,不宜如此重处,求从宽发落,以开言路,太
祖才下令召还。 因归途中染疾,洪武十五年逝于九江。 死后,追认其为都御史。 遗作有
《肃庵集》。 墓在平阳墨城。
吴宝秀(? ~1600) 字汝珍,号惺台,河前(今湖前)人。 性聪颖。 9 岁在舅家夜见隔
篱有火光,其舅出句命对:“火照竹篱千孔子”,吴宝秀应声道:“风飘纸画一张飞”。 体弱
多病,而以忠义自序。 明万历十七年(1589)中进士,授大理评事,迁寺副、寺正。 二十六
年冬,出任南康(在江西)知府。 南康为穷州郡,狱讼特别多,他上任不到两月,就疏理了
积案,处分了一批猾吏豪强,树立起声望。
那时把守于鄱阳湖口上钟岩抽分的税务太监李道,纵容厂卒到处搜刮,民众畏避
不暇。 吴宝秀到任,李道希望吴去见他,先备礼通殷勤,吴宝秀既不去,礼也不收。 属吏
劝他委曲求全,吴宝秀也不理。 是年冬,有漕船回经鄱阳湖,李道要截住勒索,遣卒急
追,舟覆,溺死六七人。 李道行文到南康府,诬称系漕船卒所杀,要求拘捕抵命。 吴宝秀
又不理,却以彩帛犒赏救活漕卒的船夫。 李道大怒,上书弹劾吴宝秀“抗旨匿税”,并株
连星子县(南康府治)知县吴一元,青山巡检程资等。 次年二月,诏令逮捕吴宝秀等一干
侵犯解京。 许多官员交替上疏请交抚院勘察,都不准。 吴家大小抱头嚎啕,宝秀正襟危
坐大厅,泰然等待钦差上门。
夫人陈氏请随从入京照顾,宝秀说:“钦犯怎能带家属,这不增加我的罪戾? 你还是
带孩子回乡,替我看守祖坟吧。 ”陈氏便检点首饰(折合三两多银子)缝入小囊,交与两
妾,以便带子女回乡。 自己于当夜悬梁自缢。 次早,城中居民闻讯,数千人围尸痛哭。 士
人但宗皋正居父丧,闻耗,让出老母亲寿枋,送陈氏入殓。 吴宝秀已被押上囚车,郡民数
千沿途号哭相送,到江州渡口,宝秀口占一绝云,“两月匡庐作主人,愧无些德及诸君。
攀号劝酒空挥泪,五老峰千锁暮云。 ”但宗皋进酒道:“慷慨捐生易,从容就义难。 万代瞻
仰于明公者,就在此行。 ”吴宝秀道:“我平生所学何事? 即使不能如周文王演《易》于羑
里,也该学范滂不祭皋陶。 ”遂一饮而尽。 解到京都,就被投入锦衣卫。
星子县民陈英、熊烺及南昌书生熊应凤上京喊冤,请求代死。 巡抚夏良心、都御史
温纯、右军都督徐文璧等纷纷上疏陈情,表章 10 余道,神宗都不理。 司礼太监田义不
忍,捧呈御案,神宗大怒,全部推到地上,田义从容拾起,叩头道:“辅臣赵志皋、沈一贯
跪候朝门,不奉处分,不敢退。 ”神宗勉强取读,见说:“其妻自尽,合郡号呼,几成变乱。
事关民生向背,社稷安危”,这才下令把吴宝秀等移交刑部狱。 九月,太白星昼现,神宗
害怕灾兆,才开释吴宝秀、吴一元等,削职为民,放归田里。 冬,李道也被撤换。
吴宝秀回到河前,家徒四壁,全仗女眷纺织度日。 后移居县城市心街,绝口不谈政
事,一年后病逝。 南康府居民先已为他夫妇立祠纪念。
郑思恭(? ~1645) 字允之,号太和,原籍龙江江口人,父应祥时徙居平阳县坡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