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73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1073
第三章 下山脱贫 ·1005·
续表
村名与编号 原 址 安置地新址 搬迁前简况 搬迁后简况
西联乡牛头山的深山 桃溪滩乡(2001年
东坑村,下山后改 坳里,辖东坑、旧 9月以后的壶山街 1997年全村27户72 1998年搬迁下山。至2005年全
名宏阳村 人,人均年纯收入 村29户105人,人均年纯收入
编号:31 处、马栏、和尚田、 道)桃溪滩,土地 370元 3500元
大坑下5个自然村 由桃溪滩村提供
1998年搬迁下山。至2005年全
张大山村,下山后 三港乡海拔986米的天 王宅镇原要巨乡政 1997年全村107户 村实有108户362人(但办户口
改名为要巨二村 师尖边的大山深处, 府所在地要巨,土 327人,人均年纯收 者仅3户10人,其余的户口关
编号:32 本身为1个自然村 地由要巨村提供 入370元 系均在2005年后补办),人均
年纯收入3680元
泉溪镇海拔972米的 1999年搬迁下山。至2005年全
大王岭头 老鹰窝尖边的深山坳 该镇张宅东,土地 1997年全村29户94 村29户102人,人均年纯收入
编号:33 里,辖上铺、下铺2个 由王山头村提供 人,人均年纯收入 3800元
400元
自然村
柳城畲族镇海拔520米 该镇台山脚,土地 2000年全村38户121 2001年搬迁下山。至2005年全
白岩头村 的玉镜坛边的大山深 由该村坐落在那里 人,人均年纯收入 村44户124人,人均年纯收入
编号:34
处,本身为1个自然村 的土地解决 400元 3800元
桐琴镇海拔795米的白 该镇东皋村,土地 2000年全村124户 2001年搬迁下山。至2005年全
上夫山村 革山的山岗上,辖岗 由东皋、倪桥2村提 350人,人均年纯收 村140户340人,人均年纯收入
编号:35
头、祖处2个自然村 供 入500元 3900元
桐琴镇白革山的深山 2000年全村80户210 2001年搬迁下山。至2005年全
后定垄村 坳里,辖后定垄、五 该镇东皋村,土地 人,人均年纯收入 村83户197人,人均年纯收入
编号:36 由东皋村提供
公山2个自然村 500元 3900元
计划安置南部山区
县城北郊(壶山街
思源小区(零星下 武义南部山区来自82 道)北缸窑,陶器 零星下山的贫困 2001年搬迁下山。至2005年实
山,集中建设) 个建制村 厂改制后的国有土 户,估计南部山区 际安置200户700人,人均年纯
编号:37 人均年纯收入约600 收入8000元
地用于安置
元
石柱源村,下山后 西联乡牛头山深山坳 王宅镇王宅,土地 2001年全村57户158 2002年搬迁下山。至2005年全
改名新兴村 里,辖石柱源、水口2 人,人均年纯收入 村97户263人,人均年纯收入
编号:38 个自然村 由王宅村提供 600元 2800元
水碓坑村,下山后 西联乡牛头山深山坳 2001年全村44户135
改名新兴村 里,辖上水碓坑、下 王宅镇王宅,土地 人,人均年纯收入 2002年搬迁下山。至2005年情
况同上
由王宅村提供
编号:39 水碓坑2个自然村 600元
编号5中的老鼠岩 2001年全自然村7户
村,下山后并入新 西联乡牛头山深山坳里 王宅镇王宅,土地 20人,人均年纯收 2002年搬迁下山。至2005年情
兴村 由王宅村提供 入600元 况同上
(不编号)
2003年搬迁下山。至2005年据
2002年全村33户98
上田村 西联乡牛头山深山坳 柳城畲族镇郑回, 人,人均年纯收入 县扶贫办供稿全村35户122人,
编号:40 里,本身为1个自然村 土地由郑回村提供 人均年纯收入3000元(但户口
500元
手续尚未办理,仍在西联乡)
2003年搬迁下山。至2005年据
西联乡牛头山深山坳 2002年全村42户113
田坪村 里,辖田坪、荷花地2 柳城畲族镇郑回, 人,人均年纯收入 县扶贫办供稿全村42户108人,
编号:41 土地由郑回村提供 人均年纯收入2600元(但户口
个自然村 500元
手续尚未办理,仍在西联乡)
桐琴镇东皋,土地
泉溪镇千丈岩大山深 由东皋村提供,安 2002年全村110户 2003年搬迁下山。至2005年全
董源坑村 处的董源坑,辖龙 排在凤凰山工业园 330人,人均年纯收 村110户330人,人均年纯收入
编号:42 潭下、龙潭背、寺前 区(因在泉溪、桐 入500元 5600元
畈、石猪栏4个自然村 琴两镇交界处,户
口不再迁桐琴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