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72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1072
·1004·第三十编 扶贫与脱贫
续表
村名与编号 原 址 安置地新址 搬迁前简况 搬迁后简况
桃溪滩乡(2001年 1997年搬迁下山。至2005年全
石吉务村,下山后 三港乡海拔705米的马 9月以后的壶山街 1995年全村28户87 村82户304人,人均年纯收入
改名吉阳村 背山山岗上,本身为1 人,人均年纯收入
编号:18 个自然村 道)七孔塘,土地 370元 4100元
由七孔塘村提供
县城南郊(2001年 1997年搬迁下山。至2005年全
溪里乡海拔782米纸扇 1996年全村34户106
和尚田村 山边的大山深处,本身 9月以后的熟溪街 人,人均年纯收入 村59户148人,人均年纯收入
编号:19 道)壶山砖瓦厂, 3900元
为1个自然村 400元
系国有土地
1997年搬迁下山。至2005年全
该乡乡政府所在地 1996年全村33户102
田铺村 西联乡牛头山的深山坳 马口,土地为西联 人,人均年纯收入 村42户113人,人均年纯收入
编号:20 里,本身为1个自然村 3800元
小学旧址国有土地 400元
王宅镇海拔917米的大 1997年搬迁下山。至2005年全
马公塘村 法尖边的大山深处, 该镇下渠口村边, 1996年全村77户295 村93户276人,人均年纯收入
人,人均年纯收入
土地由该村在山下
编号:21 辖马公塘、雪里相国2 的土地解决 390元 3600元
个自然村
王宅镇海拔725米的九 1997年搬迁下山。至2005年全
深坑村 峰山的深山坳里,辖 该镇陶宅,土地由 1996年全村31户102 村40户106人,人均年纯收入
编号:22 深坑、灯盏坞、深坑 陶宅、杨店2村提供 人,人均年纯收入 2200元
300元
岭头3个自然村
俞源乡海拔360米的马 1997年搬迁下山。至2005年全
岩坑村 坛背边的深山坳里, 该乡岩坑岭岭脚, 1996年全村118户 村148户372人,人均年纯收入
编号:23 辖岩坑、金银坛2个自 土地由该村提供 384人,人均年纯收 3800元
入400元
然村
西联乡海拔851米的白 该乡乡政府所在地 1996年全村31户125 1997年搬迁下山。至2005年全
直坑村 坛背边的深山坳里, 马口,土地由内河 人,人均年纯收入 村34户128人,人均年纯收入
编号:24 辖直坑、荔枝铺2个自 洋村提供 370元 3600元
然村
西联乡海拔966米沙衣 1997年搬迁下山。至2005年全
金山村 塘边的大山深处,辖 该乡乡政府所在地 1996年全村100户 村90户283人,人均年纯收入
马口,土地由内河
306人,人均年纯收
编号:25 金鸡山背、杨梅岗、 3500元
黄宝舒3个自然村 洋村提供 入370元
1998年搬迁下山。至2005年全
羊虎坪村,下山后 俞源乡海拔1098米的 王宅镇的王宅,土 1996年全村53户150 村55户147人,人均年纯收入
改为阳光村 白岩头尖边的深山坳 地由王宅、桥亭2村 人,人均年纯收入 3900元
编号:26 里,本身为1个自然村 提供 380元
新宅镇海拔897米老鸨 泉溪镇叶墙头,土 1998年搬迁下山。至2005年全
上潘村,下山后改 1997年全村88户264
名上潘新村 山尖边的深山坳里,辖 地由叶墙头、王山 人,人均年纯收入 村88户232人,人均年纯收入
7000多元
外铺、内铺、田弄、双 头、新屋、车苏4个
编号:27 380元
水岭头4个自然村 村提供
桃溪镇海拔1098米的 1998年搬迁下山。至2005年全
东垄源村 白岩头尖边的深山坳 该镇镇政府所在地 1997年全村42户150 村48户130人,人均年纯收入
编号:28 里,辖内铺、外铺2个 陶村,土地由陶村 人,人均年纯收入 3400元
370元
提供
自然村
桃溪滩乡(2001年 1998年搬迁下山。至2005年全
上辽村,下山后改 白姆乡海拔800米的黄 9月以后的壶山街 1997年全村33户149 村38户116人,人均年纯收入
名新阳村 坞尖边的深山坳里, 人,人均年纯收入
编号:29 本身为1个自然村 道)正新屋,土地 370元 3800元
由正新屋村提供
白溪乡(2001年9月 1998年搬迁下山。至2005年全
茶丰村,下山后改 白姆乡海拔964米的八 以后的白洋街道) 1997年全村78户232 村69户204人,人均年纯收入
名城东新村 县尖边的山坳里,辖 丁前,土地由丁前 人,人均年纯收入 3900元
编号:30 张坑、茶山2个自然村 370元
村提供